[1] |
张永军, 洪玮辰, 万一.
基于距离变换模型的卫星影像与激光点云精配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20028
|
[2] |
孙文潇, 王健, 梁周雁, 马伟丽, 陈喆.
法线特征约束的激光点云精确配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7): 988-995.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15
|
[3] |
盛庆红, 张斌, 肖晖, 陈姝文, 王青, 柳建峰.
直线簇约束下的地面LiDAR点云配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3): 406-412.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92
|
[4] |
张继贤, 段敏燕, 林祥国, 臧艺.
激光雷达点云电力线三维重建模型的对比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565-1572.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85
|
[5] |
谭凯, 程效军, 张吉星.
TLS强度数据的入射角及距离效应改正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2): 223-228.
doi: 10.13203/j.whugis20150502
|
[6] |
陈金磊, 康志忠.
高分辨率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微小变形统计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6): 744-750.
doi: 10.13203/j.whugis20130358
|
[7] |
肖巍峰, 邓敏, 李朝奎.
三维点云多尺度等值线模型Morphing变换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957-963.
doi: 10.13203/j.whugis20140107
|
[8] |
范百兴, 李广云, 李佩臻, 易旺民, 杨再华, 杨振.
利用激光干涉测距三维网的加权秩亏自由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222-226+232.
|
[9] |
李振, 王辉, 蒋宇雯.
相位式地面三维激光雷达实验室检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8): 987-991.
doi: 10.13203/j.whugis20130112
|
[10] |
陈西江, 花向红, 杨荣华, 张青华.
分带K-均值聚类的平面标靶定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2): 167-170.
|
[11] |
杨建思.
一种利用面元拟合的地面点云数据三维R树索引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313-1316.
|
[12] |
史磊, 李平湘, 杨杰.
混合三角网极化干涉SAR影像配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3): 330-333.
|
[13] |
张毅, 闫利, 杨红, 陈向阳.
地面激光扫描球形标靶的球心误差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5): 598-601.
|
[14] |
杨荣华, 花向红, 邱卫宁, 耿涛.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角度分辨率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851-853.
|
[15] |
赵煦, 周克勤, 闫利, 邓非.
基于激光点云的大型文物景观三维重建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684-687.
|
[16] |
邓非, 张祖勋, 张剑清.
一种激光扫描数据与数码照片的配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290-292.
|
[17] |
张剑清, 翟瑞芳, 郑顺义.
激光扫描多三维视图的全自动无缝镶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00-103.
|
[18] |
张剑清, 胡祺.
工业钣金件的三维立体量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387-390.
|
[19] |
刘春, 吴杭彬.
基于真三维TIN的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压缩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0): 908-911.
|
[20] |
孔祥元.
用力学原理进行工测三维测边网平差和精度评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126-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