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宜斌, 赵庆志, 罗亦泳.
附加虚拟信号精化水汽层析模型的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658-1664.
doi: 10.13203/j.whugis20150444
|
[2] |
王勇, 刘严萍, 李江波, 柳林涛.
GPS和无线电探空的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2): 1626-1631.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28
|
[3] |
于胜杰, 万蓉, 付志康.
代数重构算法在GNSS水汽层析解算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8): 1113-1117, 112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316
|
[4] |
孙伟, 安家春, 王泽民.
利用掩星技术研究南极地区顶部电离层特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46-1452.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27
|
[5] |
徐晓华, 郭金城, 罗佳.
利用COSMIC掩星资料分析大气重力波参数的全球分布特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93-1498.
doi: 10.13203/j.whugis20130587
|
[6] |
屈小川, 安家春, 刘根.
利用COSMIC掩星资料分析南极地区对流层顶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5): 605-610.
doi: 10.13203/j.whugis20130728
|
[7] |
姚宜斌, 彭文飞, 孔建, 张豹.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效果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281-1285.
|
[8] |
江 鹏, 叶世榕, 何书镜, 刘炎炎.
自适应Kalman滤波用于GPS层析大气湿折射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99-302.
|
[9] |
许长辉, 高井祥, 周锋, 王坚.
精密单点定位的可靠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709-713.
|
[10] |
韩丁, 严卫, 陆文, 李栋.
利用掩星资料分析东亚地区云厚的分布特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8): 967-971.
|
[11] |
伽丽丽, 魏合理, 徐青山, 陈秀红.
中国区域940nm带整层大气水汽透过率的参数化模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2): 204-207.
|
[12] |
许超钤, 史俊波, 郭际明, 徐晓华.
联合地基GPS和空基COSMIC掩星的可降水量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67-470.
|
[13] |
张小红, 郭斐, 李星星, 林晓静.
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9-12.
|
[14] |
徐晓华, 汪海洪.
不同季节GPS掩星廓线精度的比较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639-643.
|
[15] |
赵莹, 张小红.
COSMIC掩星观测数据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644-648.
|
[16] |
徐晓华, 罗佳.
COSMIC掩星折射指数廓线的统计验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214-217.
|
[17] |
徐晓华, ZhangKefei, FuErjiang, 罗佳.
澳大利亚上空COSMIC掩星廓线的反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8): 800-804.
|
[18] |
耿涛, 赵齐乐, 刘经南, 杜瑞林.
基于PANDA软件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312-315.
|
[19] |
王勇, 柳林涛, 许厚泽, 黄应生.
利用GPS技术反演中国大陆水汽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52-155.
|
[20] |
刘经南, 叶世榕.
GPS非差相位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3): 234-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