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史云飞, 赵建青, 李雪飞, 王荣华, 刘克辉, 翟秋萍, 田德.
一种公寓式建筑物三维产权群集自动构建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3): 447-454.
doi: 10.13203/j.whugis20200023
|
[2] |
陈博, 佘江峰, 谈俊忠, 马劲松, 吴国平.
三维场景中建筑物模型简化研究进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9): 1429-143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470
|
[3] |
文学东, 陈为民, 谢洪, 闫利.
一种融合多源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5): 731-736, 764.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20
|
[4] |
彭代锋, 张永军, 熊小东.
结合LiDAR点云和航空影像的建筑物三维变化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4): 462-468.
doi: 10.13203/j.whugis20130325
|
[5] |
黄敏儿, 杜志强, 朱庆, 张叶廷, 胡翰.
利用像素高度图的三维建筑物屋顶和立面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0): 1221-1224.
|
[6] |
孙轩, 杨必胜, 李清泉, 姜少波.
复杂三维建筑物模型的线性几何编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2): 225-229.
|
[7] |
姜少波, 杨必胜, 孙轩.
特征保持的三维复杂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表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8): 902-905.
|
[8] |
刘亚文, 宋守东.
基于多源数据的拼接型房屋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7): 780-784.
|
[9] |
柯涛, 张祖勋, 张剑清.
旋转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 44-47.
|
[10] |
郑顺义, 张祖勋, 翟瑞芳.
基于非量测相机的复杂物体三维重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5): 446-449.
|
[11] |
郑顺义, 徐刚, 张祖勋, 张虎龙.
旋转体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2): 1047-1050.
|
[12] |
阎平, 江万寿.
DSM数据中多层次、多直角房屋的三维重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492-495.
|
[13] |
张剑清, 胡祺.
工业钣金件的三维立体量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387-390.
|
[14] |
刘强, 李德仁.
数码城市中建筑物三维CAFM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34-37.
|
[15] |
程曦冉, 张剑清, 张祖勋.
航空影像多直角平顶房屋的半自动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2): 1097-1100.
|
[16] |
张祖勋, 吴军, 张剑清.
建筑场景三维重建中影像方位元素的获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265-271,300.
|
[17] |
尤红建, 苏林, 李树楷.
利用机载三维成像仪的DSM数据自动提取建筑物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4): 408-413.
|
[18] |
张永军, 张祖勋, 张剑清.
利用二维DLT及光束法平差进行数字摄像机标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6): 566-571.
|
[19] |
李建松.
工业物体表面三维视觉量测的关键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4): 337-342.
|
[20] |
宋松山, 金为铣.
非量测相机摄取小像幅航片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1): 5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