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慧优, 方剑, 陈铭, 崔荣花.
利用重力数据反演中国东海海域莫霍面深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5): 682-689.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30
|
[2] |
李厚朴, 边少锋, 纪兵, 陈永冰.
基于逆Vening-Meinesz公式的测高重力中央区效应精密计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2): 200-205.
doi: 10.13203/j.whugis20150744
|
[3] |
翟振和, 孙中苗, 肖云, 李芳.
自主海洋测高卫星串飞模式的设计与重力场反演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30-1035, 1128.
doi: 10.13203/j.whugis20160234
|
[4] |
汪海洪, 罗北.
计算测高卫星地面轨迹交叉点的快速数值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3): 293-29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66
|
[5] |
张保军, 王泽民.
联合卫星重力、卫星测高和海洋资料研究全球海平面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53-1459.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30
|
[6] |
刘金钊, 柳林涛, 梁星辉, 叶周润.
利用重力异常数据构建重力梯度场的方法比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2): 1677-1682.
doi: 10.13203/j.whugis20130797
|
[7] |
金涛勇, 胡敏章, 蒋涛, 张守建.
卫星测高资料的电离层延迟改正交叉检验与误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658-661.
|
[8] |
李振海, 罗志才, 汪海洪, 钟波.
给定内插重力异常精度时对重力数据的要求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1): 1328-1331.
|
[9] |
王瑞, 李厚朴.
基于逆Stokes公式的测高重力反演中央区效应计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4): 467-471.
|
[10] |
王虎彪, 王勇, 陆洋, 周旭华.
联合多种测高数据确定中国海及其邻域1.5′×1.5′重力异常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2): 1292-1295.
|
[11] |
许军, 暴景阳, 刘雁春.
潮汐模型对利用卫星测高数据研究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503-507.
|
[12] |
文汉江, 章传银.
由ERS-2和TOPEX卫星测高数据推算的海面高异常的主成分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3): 221-223.
|
[13] |
鲍李峰, 陆洋.
西太平洋海域卫星测高重力垂直梯度分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9): 817-820.
|
[14] |
王正涛, 李建成, 晁定波, 姜卫平.
利用卫星测高数据研究海面高月异常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的相关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699-703.
|
[15] |
吴晓平, 李姗姗, 张传定.
扰动重力边值问题与实际数据处理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73-78.
|
[16] |
史红岭, 陆洋, 王勇.
CHAMP重力卫星结果在中国海及邻近海域的初步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48-51.
|
[17] |
罗佳, 李建成, 姜卫平.
利用卫星资料研究中国南海海底地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3): 256-260.
|
[18] |
晁定波, 姚运生, 李建成, 徐菊生.
南海海盆测高重力异常特征及构造解释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4): 343-347.
|
[19] |
李建成, 姜卫平, 章磊.
联合多种测高数据建立高分辨率中国海平均海面高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1): 40-45.
|
[20] |
章传银, 李建成, 晁定波.
联合卫星测高和海洋物理数据计算近海稳态海面地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6): 50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