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燕雄, 滕云田, 吴琼, 徐行, 张兵.
船载绝对重力仪测量系统的误差修正模型及不确定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4): 492-50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412
|
[2] |
马小雪, 戴小蕾, 刘杨, 楼益栋, 刘万科, 吴迪.
固定模糊度的GLONASS卫星超快速轨道确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2): 1932-194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60
|
[3] |
刘智敏, 杨安秀, 陈景涛, 孙月文.
基于消声水池的多波束测深不确定度检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6): 908-914.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69
|
[4] |
姜兆英, 刘国林, 于胜文.
病态方程基于Liu估计的一种迭代估计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8): 1172-1178.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18
|
[5] |
郑肇葆, 郑宏.
带有确定度的模糊图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4): 482-486.
doi: 10.13203/j.whugis20150712
|
[6] |
魏冠军, 党亚民, 章传银.
测量数据不确定性度量的最小模糊熵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2): 1677-168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70
|
[7] |
闫利, 胡晓斌.
利用GA求解卫星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286-1289.
|
[8] |
张正禄, 范国庆, 张松林, 杨喜平.
测量的广义可靠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5): 577-581.
|
[9] |
邹永刚, 翟京生, 刘雁春, 贾俊涛.
利用不确定度的海底数字高程模型构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8): 964-968.
|
[10] |
闫丽丽, 高井祥, 孙久运, 许长辉.
利用CRLB的数字摄影测量人工标志定位不确定性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106-109.
|
[11] |
郭继发, 崔伟宏, 刘臻, 彭光雄.
模糊地理实体不确定性综合描述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46-50.
|
[12] |
郭秋英, 胡振琪.
遗传算法在GPS快速定位病态方程解算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240-243.
|
[13] |
何建华, 刘耀林, 俞艳.
不确定方向关系的模糊描述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3): 257-260.
|
[14] |
唐卫明, 刘经南, 施闯, 楼益栋.
三步法确定网络RTK基准站双差模糊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305-308.
|
[15] |
胡圣武, 王新洲, 潘正风, 陶本藻.
GIS中的模糊不确定性以及处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417-420.
|
[16] |
何建华, 刘耀林.
基于模糊度的不确定地理目标的形式化描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341-344.
|
[17] |
张兴福, 沈云中.
GPS高程异常拟合的降维处理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97-99.
|
[18] |
游扬声, 王新洲, 刘星.
广义岭估计的直接解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2): 175-178.
|
[19] |
陶本藻, 蓝悦明.
GIS叠置位置不确定度的统计估计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2): 101-104.
|
[20] |
孙海燕.
熵与不确定度区间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1): 6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