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柯灝, 赵建虎, 周丰年, 吴敬文, 暴景阳, 赵祥伟, 谢朋朋.
联合大地水准面、海面地形和潮波运动数值模拟的长江口陆海垂直基准转换关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5): 731-737.
doi: 10.13203/j.whugis20200601
|
[2] |
毛卫华, 李婉秋, 李爱勤, 蒋涛, 吉渊明, 刘立, 王伟.
利用CORS站网监测温州-丽水区域环境负荷对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0): 1508-1516.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04
|
[3] |
朱欣焰, 刘凌佳.
一种用于空间数据整合的建筑物面实体对齐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2): 2269-2277.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84
|
[4] |
章传银, 王伟, 甘卫军, 李辉, 张庆涛.
利用CORS站网监测三峡地区环境负荷引起的地壳形变与重力场时空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9): 1287-1294.
doi: 10.13203/j.whugis20160419
|
[5] |
崔荣花, 方剑, 刘杰, 李红蕾, 陈铭.
利用低阶大地水准面异常反演大尺度核幔边界起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5): 658-663.
doi: 10.13203/j.whugis20150577
|
[6] |
王伟, 章传银, 杨强, 邹正波, 朱锦杰, 康胜军.
大气负荷对区域地壳形变和重力变化的影响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9): 1302-1308.
doi: 10.13203/j.whugis20160392
|
[7] |
沈迎春, 闫昊明, 彭鹏, 白希选, 田代恒.
质量负荷引起地表形变的格林函数和球谐函数方法对比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7): 1008-1014.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01
|
[8] |
刘经南, 张化疑, 刘焱雄, 陈武, 周兴华.
GNSS研究海潮负荷效应进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 9-14.
doi: 10.13203/j.whugis20150621
|
[9] |
张杰, 李斐, 楼益栋, 郝卫峰.
海潮负荷对GPS精密定位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400-1404.
|
[10] |
欧建良, 鲍峰, 王卫安, 陆娇.
地面移动测量近景影像的建筑物道路特征线段自动分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 60-65.
|
[11] |
吕钊, 康志忠.
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数据进行建筑物变化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1): 1284-1289.
|
[12] |
林淼, 朱建军, 杨经豪, 邱斌.
地球重力位模型确定局部大地水准面起伏的比较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0): 1194-1198.
|
[13] |
郭金运, 黄金维, 胡建国, 李建成.
由CHAMP星载GPS相位双差数据解算地球引力场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11-14.
|
[14] |
张诗玉, 钟敏, 唐诗华.
我国GPS基准站地壳垂直形变的大气负荷效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2): 1090-1093.
|
[15] |
黄勇, 李英冰, 郭俊义.
大气负荷格林函数的压强效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5): 577-580.
|
[16] |
郭俊义, 宁津生.
负荷勒夫数的渐近值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119-123.
|
[17] |
申文斌, 宁津生, 李建成, 晁定波.
论大地水准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83-687.
|
[18] |
李英冰, 黄勇, 郭俊义, 徐绍铨.
大气引力负荷格林函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35-439.
|
[19] |
罗少聪.
大气负荷响应计算误差估计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3): 217-221.
|
[20] |
管泽霖, 李叶才.
海潮负荷潮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1): 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