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英豪, 周乐韬, 冯威, 姜中山, 罗晨曦.
GPS接收机硬件延迟时变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8): 1212-1219.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37
|
[2] |
苏明坤, 郑建生, 陈鲤文, 方卫东.
GPS双频非差周跳探测修复SET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207-212.
doi: 10.13203/j.whugis20150116
|
[3] |
张睿, 杨元喜, 张勤, 黄观文, 王乐, 燕兴元, 瞿伟.
BDS/GPS联合定轨的贡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5): 600-608.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81
|
[4] |
李智广, 谢顺平, 都金康, 郑文龙, 左天惠.
华南沿海地区海啸影响数值模拟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2): 1818-1825.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54
|
[5] |
瞿伟, 王运生, 徐超, 张勤, 王庆良.
渭河盆地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2): 1749-1755.
doi: 10.13203/j.whugis20150574
|
[6] |
占伟, 李斐, 朱爽, 张杰.
应用GPS连续观测修正流动观测垂向速率的分析与实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7): 963-96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251
|
[7] |
周东旭, 周兴华, 张化疑, 王朝阳, 唐秋华.
利用GPS连续观测进行中国沿海验潮站地壳垂直形变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4): 516-52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14
|
[8] |
艾松涛, 王泽民, 鄂栋臣, 闫明.
利用GPS的北极冰川运动监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337-1340.
|
[9] |
王利, 张勤, 管建安, 孔令杰.
基于GPS技术的滑坡动态变形监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22-426.
|
[10] |
吴继忠.
基于GPS观测的Baja California地震地壳变形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37-440.
|
[11] |
李博峰, 沈云中, 楼立志.
GPS中长基线观测值随机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176-180.
|
[12] |
周泽波, 沈云中, 李博峰.
双频GPS接收机单差硬件延迟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724-727.
|
[13] |
乔学军, 陈顒, 王琪, 杨少敏.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观测与构造活动模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692-696.
|
[14] |
孙海燕, 程义军.
GPS卫星摄动力数值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2): 1135-1138.
|
[15] |
陈庭, 刘经南, 许才军, 易长荣.
基于GPS资料采用数值流形拟合川滇地壳运动速度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06-509.
|
[16] |
蔡昌盛, 李征航, 赵晓峰.
太阳耀斑的GPS监测方法及实例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22-424.
|
[17] |
伍岳, 王泽民, 徐绍铨.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在链子崖危岩体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5): 573-576,584.
|
[18] |
王泽民, 伍岳, 刘经南, 崔天鹏.
利用GPS资料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模型确定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3): 241-245.
|
[19] |
赵建虎, 刘经南, 张红梅.
顾及非格网数据考虑地形改正的GPS水准高程拟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4): 346-350.
|
[20] |
陈永奇, James Lutes.
单历元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324-328,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