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利, 张勤, 黄观文, 田婕.
基于指数平滑法的GPS卫星钟差预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7): 995-1001.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89
|
[2] |
宋福成, 时爽爽, 冯建迪.
基于Chapman函数的电离层TEC同化模型构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6): 784-790.
doi: 10.13203/j.whugis20150101
|
[3] |
冯建迪, 姜卫平, 王正涛.
基于IGS的南北半球TEC非对称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0): 1354-1359.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73
|
[4] |
王泽民, 车国伟, 安家春.
南极威德尔海电离层异常的综合观测及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21-142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70
|
[5] |
谢益炳, 伍吉仓, 陈俊平, 刘伟洲.
GPS和GLONASS组合的全球实测电离层TEC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8): 930-934.
doi: 10.13203/j.whugis20130128
|
[6] |
谢益炳, 陈俊平, 伍吉仓, 胡丛玮.
不同约束条件对电离层电子含量和硬件延迟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7): 799-803.
|
[7] |
安家春, 章迪, 杜玉军, 张辛.
极区电离层梯度的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75-79.
|
[8] |
聂文锋, 胡伍生, 潘树国, 宋玉兵.
利用GPS双频数据进行区域电离层TEC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9): 1022-1027.
doi: 10.13203/j.whugis20130046
|
[9] |
汤俊, 姚宜斌, 陈鹏, 张顺.
利用EMD方法改进电离层TEC预报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08-411.
|
[10] |
艾松涛, 王泽民, 鄂栋臣, 闫明.
利用GPS的北极冰川运动监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337-1340.
|
[11] |
陈鹏, 姚宜斌, 吴寒.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报电离层TEC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267-270.
|
[12] |
柳景斌, 王泽民, 章红平, 朱文耀.
几种地基GPS区域电离层TEC建模方法的比较及其一致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5): 479-483.
|
[13] |
孟泱, 王泽民, 鄂栋臣.
基于GPS数据的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81-84.
|
[14] |
戴吾蛟, 朱建军, 丁晓利, 陈永奇.
GPS建筑物振动变形监测中的单历元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3): 234-237.
|
[15] |
陈永奇, 伍吉仓.
利用GPS监测区域地壳形变的理论与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 961-966.
|
[16] |
蔡昌盛, 高井祥, 李征航.
利用GPS监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51-453.
|
[17] |
曾旭平.
GPS滑坡高程监测的数据处理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3): 201-204.
|
[18] |
蔡昌盛, 李征航, 赵晓峰.
太阳耀斑的GPS监测方法及实例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22-424.
|
[19] |
陈永奇, James Lutes.
单历元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324-328,363.
|
[20] |
赵少荣, 於宗俦, 陶本藻, 于正林.
断层区域的GPS监测点布设及其探测效果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3): 4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