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祝意青, 刘芳, 张国庆, 赵云峰, 隗寿春.
中国流动重力监测与地震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6): 820-829.
doi: 10.13203/j.whugis20220127
|
[2] |
林学楷, 许才军.
深度学习驱动的地震目录构建:PhaseNet和EqT模型的对比与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6): 855-865.
doi: 10.13203/j.whugis20220197
|
[3] |
崔浩猛, 王解先, 王明华, 王虎, 朱卫东, 侯阳飞.
利用卫星分布概率对BDS-3性能的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6): 938-946.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72
|
[4] |
李卫红, 闻磊, 陈业滨.
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财产犯罪预测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8): 1110-1116, 1171.
doi: 10.13203/j.whugis20160911
|
[5] |
魏二虎, 李智强, 龚光裕, 张帅.
极移时间序列模型的拟合与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420-1424.
|
[6] |
石强, 陈凤娥, 梅天灿, 秦前清.
SVM后验概率结合改进多尺度MRF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2): 195-199.
|
[7] |
.
PSHA模型的算法改进与中国地区未来地震概率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349-.
|
[8] |
张希, 李瑞莎, 贾鹏, 王庆良.
汶川大震前扰动异常的震源区定位探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3): 310-313.
|
[9] |
李子阳, 郭丽, 顾冲时.
大坝监测资料的时变Kalman预测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91-995.
|
[10] |
万幼川, 申邵洪, 张景雄.
基于概率统计模型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669-672.
|
[11] |
朱元泓.
一种新的网目印刷光谱预测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7): 654-657.
|
[12] |
汤仲安, 史文中.
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的概率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736-739.
|
[13] |
潘国荣.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动态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483-487.
|
[14] |
蔡永香, 郭庆胜, 桂志先, 丁虹.
基于地震-测井数据预测储层参数空间分布规律的神经网络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366-370.
|
[15] |
刘耀林, 刘艳芳, 张玉梅.
基于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的耕地需求量预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7): 575-579,596.
|
[16] |
张雅杰, 唐旭, 祝国瑞.
城市基准地价评估回归模型分析与改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6): 551-554.
|
[17] |
周世健, 赖志坤, 藏德彦, 鲁铁定.
加权灰色预测模型及其计算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5): 451-455.
|
[18] |
万幼川, 李植生, 梁小民, 刘良明.
湖泊水质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75-381.
|
[19] |
蓝悦明, 王新洲.
灰色预测用于大坝水平变形预测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50-354.
|
[20] |
徐丛, 王少伟, 顾冲时, 苏怀智.
融合空间关联性的特高拱坝位移概率性预测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0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