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文琪, 李宗春, 付永健, 何华, 熊峰.
一种多尺度自适应点云坡度滤波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3): 438-446.
doi: 10.13203/j.whugis20200016
|
[2] |
胡思奇, 欧阳永忠, 刘会杰, 朱野, 赵灵峰, 董超.
机载海洋激光测深系统的自适应匹配滤波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9): 1395-1403.
doi: 10.13203/j.whugis20200402
|
[3] |
刘如飞, 卢秀山, 岳国伟, 田茂义.
一种车载激光点云数据中道路自动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2): 250-256.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59
|
[4] |
闫利, 刘华, 陈长军, 曹亮.
无地面控制点的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外标定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8): 1018-1022.
doi: 10.13203/j.whugis20130782
|
[5] |
刘如飞, 田茂义, 许君一.
车载激光扫描数据中高速公路路面点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6): 751-755.
doi: 10.13203/j.whugis20130450
|
[6] |
吴军, 李伟, 彭智勇, 刘荣, 唐敏.
融合形态学灰度重建与三角网分层加密的LiDAR点云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1): 1298-1303.
|
[7] |
徐腊梅, 杜绍飞, 吴薇.
利用信号延展度度量的形态滤波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783-788.
|
[8] |
岳春宇, 江万寿.
一种利用级联滤波和松弛法的SAR图像配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43-45.
|
[9] |
唐永鹤, 卢焕章.
基于多结构元素复合滤波的形态学边缘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50-53.
|
[10] |
钟波, 汪海洪, 罗志才, 宁津生.
ARMA滤波在加速度法反演地球重力场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2): 1495-1499.
|
[11] |
沈晶, 刘纪平, 林祥国.
用形态学重建方法进行机载LiDAR数据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2): 167-170.
|
[12] |
吴云.
GNSS粗差检测的“快照”法与“滤波”法的比较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649-652.
|
[13] |
景继, 顾冲时.
数学形态滤波在大坝安全监控数据粗差检测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9): 1126-1129.
|
[14] |
刘经南, 许晓东, 张小红, 程世来.
机载激光扫描测高数据分层迭代选权滤波方法及其质量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551-555.
|
[15] |
刘友文, 刘经南, 朱敦尧.
附有道路信息约束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在车载导航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8): 828-830.
|
[16] |
闫利, 张毅.
基于法向量模糊聚类的道路面点云数据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2): 1119-1122.
|
[17] |
徐前祥, 廖明生, 杨建思.
基于距离限制的机载激光数据滤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7): 605-608.
|
[18] |
赖旭东, 万幼川.
一种针对激光雷达强度图像的滤波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58-160.
|
[19] |
杨元喜, 徐天河.
基于移动开窗法协方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714-718.
|
[20] |
廖明生.
递归型自适应数字滤波器研究的状态空间法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1): 4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