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启程, 朱欣焰, 吴瑞龙, 李铭.
基于本体的遥感数据需求文本时间获取及其语义计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7): 1114-1122.
doi: 10.13203/j.whugis20190240
|
[2] |
焦麟, 邢帅, 王丹菂, 卢万杰, 张鑫磊, 赵英豪.
面向生物危害应急响应的地理本体模型设计与构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4): 586-594.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89
|
[3] |
朱杰, 游雄, 夏青.
利用作战任务本体计算战场环境要素语义相似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9): 1407-1415.
doi: 10.13203/j.whugis20170409
|
[4] |
李宗华, 孟成, 周海燕, 潘琛玲.
一种基于4D流本体建设工程时空数据模型的地理要素更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2): 2310-2316.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73
|
[5] |
顾海燕, 李海涛, 闫利, 韩颜顺, 余凡, 杨懿, 刘正军.
地理本体驱动的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 31-36.
doi: 10.13203/j.whugis20150468
|
[6] |
朱剑锋, 陈珉.
语义异构环境下基于本体的供应链知识协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123-126.
|
[7] |
刘纪平, 张建博, 王 勇.
域本体支持的海图和地形图要素语义映射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319-323.
|
[8] |
.
域本体支持的海图和地形图要素语义映射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319-.
|
[9] |
李军利, 何宗宜, 朱乔利, 刘亚虹.
一种粒化理论的地理本体融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89-492.
|
[10] |
张建博, 刘纪平, 刘恒飞, 王蓓.
利用本体的WFS要素语义检索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5): 520-524.
|
[11] |
刘耀林, 李红梅, 杨淳惠.
基于本体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883-886.
|
[12] |
李德仁, 王泉.
基于时空模糊本体的交通领域知识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31-635.
|
[13] |
陈能成, 陈泽强, 王伟.
一种基于能力匹配和本体推理的高精度Web地图服务发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2): 1471-1475.
|
[14] |
陈旭, 朱欣焰, 杜道生, 张路.
影像与栅格元数据本体实现及语义查询扩展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46-649.
|
[15] |
张立朝, 潘贞, 王青山, 郑海鹰.
本体驱动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41-645.
|
[16] |
黄宇, 付琨, 吴一戎, 詹芊芊.
基于概率的复杂目标图像语义推理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9): 1043-1046.
|
[17] |
李霖, 王红.
基于形式化本体的基础地理信息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523-526.
|
[18] |
谭喜成, 边馥苓.
用贝叶斯分类方法和本体实现空间信息语义互操作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724-727.
|
[19] |
安杨, 边馥苓, 关佶红.
GIS中地理本体的建立与比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2): 1108-1111.
|
[20] |
黄茂军, 杜清运, 杜晓初.
地理本体空间特征的形式化表达机制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337-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