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涛, 钟子颖, 牛瑞卿, 刘桐, 陈胜云.
利用深度信念网络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1): 1809-181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44
|
[2] |
刘坚, 李树林, 陈涛.
基于优化随机森林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85-1091.
doi: 10.13203/j.whugis20160515
|
[3] |
隋心, 施闯, 徐爱功, 郝雨时.
GPS/BDS接收机端系统偏差稳定性对整周模糊度固定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175-182, 187.
doi: 10.13203/j.whugis20160178
|
[4] |
叶世榕, 赵乐文, 陈德忠, 潘小波, 杜仲进, 李志.
基于北斗三频的实时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6): 722-72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22
|
[5] |
武雪玲, 任福, 牛瑞卿.
多源数据支持下的三峡库区滑坡灾害空间智能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963-968.
|
[6] |
艾松涛, 王泽民, 鄂栋臣, 闫明.
利用GPS的北极冰川运动监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337-1340.
|
[7] |
王利, 张勤, 管建安, 孔令杰.
基于GPS技术的滑坡动态变形监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22-426.
|
[8] |
戴吾蛟, 朱建军, 丁晓利, 陈永奇.
GPS建筑物振动变形监测中的单历元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3): 234-237.
|
[9] |
唐卫明, 刘经南, 施闯, 楼益栋.
三步法确定网络RTK基准站双差模糊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305-308.
|
[10] |
陈永奇, 伍吉仓.
利用GPS监测区域地壳形变的理论与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 961-966.
|
[11] |
蔡昌盛, 高井祥, 李征航.
利用GPS监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51-453.
|
[12] |
吴涛, 颜辉武, 唐桂刚.
三峡库区水质数据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500-502.
|
[13] |
曾旭平.
GPS滑坡高程监测的数据处理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3): 201-204.
|
[14] |
杜瑞林, 乔学军, 杨少敏, 王琪.
长江三峡GPS处理结果和应变背景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9): 768-771.
|
[15] |
吴云, 孙建中, 乔学军, 王辉.
GPS在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监测中的初步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79-82,136.
|
[16] |
蔡昌盛, 李征航, 赵晓峰.
太阳耀斑的GPS监测方法及实例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22-424.
|
[17] |
张小红, 李征航, 徐绍铨.
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的新方法及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451-454.
|
[18] |
陈武, 胡丛玮, 陈永奇, 丁晓利.
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18-523.
|
[19] |
陈永奇, James Lutes.
单历元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324-328,363.
|
[20] |
赵少荣, 於宗俦, 陶本藻, 于正林.
断层区域的GPS监测点布设及其探测效果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3): 4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