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爱学, 赵建虎, 郭军, 王晓.
采用加速稳健特征对侧扫声呐图像进行分块弹性镶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5): 697-703.
doi: 10.13203/j.whugis20150706
|
[2] |
赵建虎, 王晓, 张红梅.
侧扫声呐图像海底线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2): 1797-1803.
doi: 10.13203/j.whugis20150613
|
[3] |
赵建虎, 王爱学, 郭 军.
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图像区块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87-290.
|
[4] |
.
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图像区块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87-.
|
[5] |
赵建虎, 王爱学, 王晓, 关永贤.
侧扫声纳条带图像分段拼接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9): 1034-1038.
|
[6] |
吴一全, 张晓杰, 吴诗婳, 纪守新.
利用高速收敛PSO或分解进行二维灰度熵图像分割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059-1063.
|
[7] |
李旭东.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灰度级数字水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1): 1305-1308.
|
[8] |
尹天鹤, 张丰, 刘仁义, 刘南.
一种基于航迹线文件的声纳图像裂缝处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8): 898-901.
|
[9] |
李旭东.
基于图像灰度平均值的数字水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6): 556-559.
|
[10] |
王波, 姚宏宇, 李弼程.
一种有效的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检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9): 761-764.
|
[11] |
阳凡林, 吴自银, 独知行, 金翔龙.
多波束声纳和侧扫声纳数字信息的配准及融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740-743.
|
[12] |
阎平, 江万寿.
一种基于灰度剖面分析的边缘提取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18-520.
|
[13] |
曾旭平, 阳凡林, 李陶, 赵建虎.
基于SOFM网络的声图非监督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77-980.
|
[14] |
杜辉强, 舒宁.
光谱影像的灰度矢量相关特征与边缘特征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6): 572-577.
|
[15] |
金淑英, 包更生, 马洪超, 申屠海港.
海底视像图像的灰度不均匀校正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6): 531-536.
|
[16] |
周松涛, 宣家斌.
基于景物灰度分布特征的影像恢复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3): 230-234,239.
|
[17] |
马飞.
灰度级形态学及在扫描影像处理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4): 310-316.
|
[18] |
黄桂兰, 郑肇葆.
空间灰度相关在影像纹理分类中的应用及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4): 301-304.
|
[19] |
王新华, 傅晓云.
从灰度变化获取表面形状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3): 189-194.
|
[20] |
汤寓麟, 边少锋, 翟国君, 刘敏, 张卫东.
侧扫声纳检测沉船目标的改进YOLOv5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