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云, 王云鹏, 刘晓刚, 许云燕.
空域最小二乘法用于重力卫星误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3): 340-346.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76
|
[2] |
钟波, 罗志才, 周浩.
SST-HL模式下利用卫星均值加速度反演地球重力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902-906.
|
[3] |
钟波, 汪海洪, 罗志才, 宁津生.
ARMA滤波在加速度法反演地球重力场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2): 1495-1499.
|
[4] |
罗佳, 宁津生.
LEO星群探测地球重力场的性能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636-638.
|
[5] |
赵齐乐, 郭靖, 柳响林, 施闯.
利用星载GPS历元差分计算的平均加速度反演地球重力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0): 1168-1171.
|
[6] |
徐新禹, 李建成, 王正涛, 邹贤才.
利用参考重力场模型基于能量法确定GRACE加速度计校准参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72-75.
|
[7] |
罗佳, 宁津生, 施闯, 邹贤才.
卫星跟踪卫星重力观测方程的建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619-622.
|
[8] |
宁津生, 钟波, 罗志才, 罗佳.
基于能量守恒的星间距离变率与地球重力场频谱关系的建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3): 221-225.
|
[9] |
张兴福, 沈云中.
利用动力学法标校CHAMP卫星加速度计数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76-179.
|
[10] |
宁津生, 郭金来.
地球重力场可视化数据挖掘平台WHU-3 Dgravity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 945-949.
|
[11] |
周旭华, 吴斌, 彭碧波, 许厚泽.
利用CHAMP科学轨道数据和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2): 172-175.
|
[12] |
徐天河, 杨元喜.
利用卫星轨迹交叉点标定CHAMP卫星加速度计数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55-959.
|
[13] |
陈俊勇.
地球重力场、重力、重力梯度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5): 377-379.
doi: 10.13203/j.whugis2004.05.001
|
[14] |
罗佳, 宁津生.
地球重力场与KBR系统频谱关系的建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51-954,1007.
|
[15] |
宁津生, 罗佳, 汪海洪.
地球外部引力场引起卫星间距离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36-641.
|
[16] |
宁津生, 罗佳, 汪海洪.
GRACE模式确定重力场的关键技术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13-17,37.
|
[17] |
陶本藻.
地球重力场平差模型误差的控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68-670,709.
|
[18] |
宁津生.
跟踪世界发展动态致力地球重力场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471-474,486.
|
[19] |
罗志才.
利用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和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86-186.
|
[20] |
宁津, 生罗志才, 晁定波.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物理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09-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