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永军, 洪玮辰, 万一.
基于距离变换模型的卫星影像与激光点云精配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20028
|
[2] |
吕奕杰, 叶健, 徐清杨, 徐中卫, 孙琦寒, 程烨.
面向大规模滑坡灾害模拟的地形建模与三维可视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3): 467-474.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86
|
[3] |
文学东, 陈为民, 谢洪, 闫利.
一种融合多源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5): 731-736, 764.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20
|
[4] |
叶语同, 李必军, 付黎明.
智能驾驶中点云目标快速检测与跟踪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 139-144, 152.
doi: 10.13203/j.whugis20170146
|
[5] |
施闯, 王成, 张涛.
基于超算的全球电离层模型快速并行解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2): 2093-2098.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14
|
[6] |
王成, 施闯, 章红平.
全球电离层模型的OpenMP多线程并行解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6): 813-819.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23
|
[7] |
岳冲, 刘昌军, 王晓芳.
基于多尺度维度特征和SVM的高陡边坡点云数据分类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7): 882-88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335
|
[8] |
龚健雅, 崔婷婷, 单杰, 季顺平, 黄玉春.
利用车载移动测量数据的建筑物立面建模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9): 1137-1143.
doi: 10.13203/j .whu g is20150173
|
[9] |
罗广祥, 刘苗, 樊鸿宇, 杨芳.
全球等面积四叉树离散格网建模与编码体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0): 1252-1255.
|
[10] |
张俊峰, 费立凡, 黄丽娜, 刘一宁.
利用3D_DP和Quad_TIN的地形实时动态显示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346-350.
|
[11] |
李小路, 徐立军, 田祥瑞, 王建军.
平台运动误差对机载LiDAR激光脚点分布的影响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1): 1270-1274.
|
[12] |
詹庆明, 周新刚, 肖映辉, 喻亮.
从激光点云中提取古建筑线性和圆形特征的比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6): 674-677.
|
[13] |
徐正全, 高路, 李忠民, 王浩.
基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地形数据存储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122-125.
|
[14] |
周芹, 钟耳顺, 黄耀欢, 郭会.
大型空间数据库的并发索引策略CQR树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7): 856-858.
|
[15] |
谢顺平, 冯学智, 王结臣, 周立国.
一种基于优势属性存储的四叉树结构及其构建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63-666.
|
[16] |
吴芳, 芮国胜.
基于四叉树和纠错编码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3): 208-211.
|
[17] |
许妙忠.
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的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392-395.
|
[18] |
彭仪普, 刘文熙.
实时交互的多分辨率地形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80-483,502.
|
[19] |
易尧华, 龚健雅, 秦前清.
大型影像数据库中的色调调整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311-314.
|
[20] |
邓朝晖, 贾华.
直接表达区域的四叉树链式编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3): 224-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