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佳威, 武芳, 行瑞星, 李彩霞, 李靖涵.
几种具有编解码结构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建筑物综合中的应用与比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7): 1052-1062.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43
|
[2] |
李精忠, 高阿骥, 陈凯, 张勇.
一种面向DEM多尺度表达的傅里叶能量谱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1): 1938-1945.
doi: 10.13203/j.whugis20200315
|
[3] |
霍亮, 段元晶, 朱翊, 沈涛, 张孝勇, 翟佳磊, 符季颖.
顾及局部特征的城市三维模型多尺度表达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8): 1282-1287.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48
|
[4] |
徐丰, 牛继强, 林昊, 陈时雨, 张兵兵, 陈飞燕.
利用等距同构建立多尺度空间实体相似性度量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9): 1399-1406.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44
|
[5] |
晏雄锋, 艾廷华, 张翔, 杨伟.
空间数据连续尺度表达的矢量金字塔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4): 502-508.
doi: 10.13203/j.whugis20150723
|
[6] |
刘雅文, 李精忠, 张俊, 张小波.
利用骨架线端点匹配进行面状要素渐变变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3): 392-398, 484.
doi: 10.13203/j.whugis20150521
|
[7] |
牛继强, 徐丰, 姚高伟, 樊勇, 林昊.
基于粗集的多尺度空间拓扑关系不确定性定量评价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6): 756-761, 781.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04
|
[8] |
刘鹏程, 艾廷华, 毕旭.
傅立叶级数支持下的等高线多尺度表达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2): 221-224.
|
[9] |
刘鹏程, 罗静, 艾廷华, 李畅.
基于线要素综合的形状相似性评价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114-117.
|
[10] |
艾廷华, 杨帆, 李精忠.
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建库中的土地利用图综合缩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887-891.
|
[11] |
艾波, 艾廷华, 唐新明.
矢量河网数据的渐进式传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51-54.
|
[12] |
马亚明, 徐杨, 张江水.
空间索引与多尺度表达的一体化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2): 1237-1241.
|
[13] |
陈军, 胡云岗, 赵仁亮, 李志林.
道路数据缩编更新的自动综合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 1022-1027.
|
[14] |
艾廷华, 郭宝辰, 黄亚峰.
1∶5万地图数据库的计算机综合缩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297-300.
|
[15] |
陈军, 李志林, 蒋捷, 朱庆.
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858-862.
|
[16] |
吴凡.
基于小波分析的线状特征数据无级表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6): 488-491.
|
[17] |
艾廷华, 刘耀林.
土地利用数据综合中的聚合与融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5): 486-492.
|
[18] |
边馥苓, 傅仲良, 胡自锋.
面向目标的栅格矢量一体化三维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4): 294-298.
|
[19] |
粟松廷.
单级比例尺电子地图数据库多级表现系统的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58-161.
|
[20] |
郭庆胜.
线状要素图形综合的渐进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1): 5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