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才军, 周力璇, 尹智.
2013年Ms 7.0级中国芦山地震断层曲面模型的构建及其滑动分布的大地测量反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665-1672.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40
|
[2] |
陈为民, 张旭东, 符华年, 施立群.
GPS高程测量代替等级水准测量的应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828-831.
|
[3] |
许才军, 何平, 温扬茂, 杨永林.
利用CR-InSAR技术研究鲜水河断层地壳形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3): 302-305.
|
[4] |
叶晓明, 刘经南.
数字式电子水准仪的载码相位法原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80-183.
|
[5] |
张正禄, 邓勇, 罗长林, 胡绪清.
精密三角高程代替一等水准测量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5-8.
|
[6] |
方剑, 马宗晋.
地球及其形状非对称性的重力学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8): 748-751.
|
[7] |
陈小莉, 赵茂泰, 崔卫红, 李付明.
基于绝对编码测角算法的电子经纬仪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460-463.
|
[8] |
史宣庭, 唐务浩.
水准仪综合误差室内检定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2): 183-185.
|
[9] |
王新华.
双频激光干涉仪用于水准标尺检测中的阿贝误差补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1): 91-94.
|
[10] |
李以赫.
工程水准仪短视距大视场望远镜参数的选择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1): 40-45.
|
[11] |
邱卫根, 宁津生.
利用重复水准测量及重力测量计算水准面随时间的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3): 21-28.
|
[12] |
潘正风, 花向红.
用精密水准对激光准直垂直方向施加改正的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1): 12-18.
|
[13] |
薄志鹏, 李小洁, 张胜利.
论三角水准测量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2): 52-58.
|
[14] |
冯延明.
水准测量往返测较差方差之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4): 20-27.
|
[15] |
陈永奇, A. 契尔赞诺夫斯基.
模拟水准测量误差的一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1): 1-9.
|
[16] |
易法楷.
限差内水准测量成果异常的判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4): 57-63.
|
[17] |
管泽霖.
地球潮汐对垂线偏离和水准测量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1): 56-61.
|
[18] |
薄志鹏.
一等水准测量的实有精度和权的确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3, 8(2): 1-15.
|
[19] |
唐务浩.
论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作用的工作模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0, 5(2): 52-64.
|
[20] |
刘海清.
重摆式自动补偿水准仪理论设计方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57, 1(0): 8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