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齐乐, 杨超, 耿涛, 马福建, 张强.
NTCM广播电离层模型性能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5): 655-660.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48
|
[2] |
赵齐乐, 许小龙, 马宏阳, 刘经南.
GNSS实时精密轨道快速计算方法及服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2): 2157-2166.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74
|
[3] |
张强, 赵齐乐.
OpenMP并行计算在全球电离层反演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227-233, 240.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65
|
[4] |
刘帅, 贾小林, 孙大伟.
GNSS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2): 277-284.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44
|
[5] |
徐克科, 伍吉仓, 雷伟伟.
基于GNSS观测网络的断层滑移时空反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0): 1391-139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00
|
[6] |
安家春, 杜玉军, 屈小川, 杨剑.
掩星大气反演中的电离层二阶项效应的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40-1445.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28
|
[7] |
赵莹, 张小红, 安家春.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电离层响应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70-74.
|
[8] |
汤俊, 姚宜斌, 陈鹏, 张顺.
利用EMD方法改进电离层TEC预报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08-411.
|
[9] |
吴寒, 姚宜斌, 陈鹏, 肖勇.
GNSS电离层层析成像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405-1408.
|
[10] |
刘志平, 赵自强, 郭广礼.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时空特征分析及分区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360-1363.
|
[11] |
李英冰, 闫景仙, 熊程波, 陈中新.
GNSS观测值的压缩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818-822.
|
[12] |
章红平, 韩文慧, 黄玲, 耿长江.
地基GNSS全球电离层延迟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0): 1186-1189.
|
[13] |
归庆明, 李涛, 衡广辉.
时间序列异常值探测的Bayes方法及其在电离层VTEC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7): 802-806.
|
[14] |
巴晓辉, 刘海洋, 郑睿, 陈杰.
一种有效的GNSS接收机载噪比估计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57-460.
|
[15] |
王泽民, 安家春, 孙伟, 赵莹.
利用掩星和地基GPS研究日食电离层效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 1-5.
|
[16] |
赵莹, 张小红.
COSMIC掩星观测数据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644-648.
|
[17] |
宋伟伟, 施闯, 姚宜斌, 叶世榕.
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电离层改正方法和定位精度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7): 778-781.
|
[18] |
柳景斌, 王泽民, 章红平, 朱文耀.
几种地基GPS区域电离层TEC建模方法的比较及其一致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5): 479-483.
|
[19] |
李征航, 陈锴, 刘万科, 王文丽.
GNSS电离层延迟模型的数学统一与方法扩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8): 699-703.
|
[20] |
徐晓华, 李征航, 罗佳.
GPS掩星数据反演中的地球扁率影响改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02-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