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进贵, 杨丁亮.
无定向点优化布局的多边交会测量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0): 1758-1765.
doi: 10.13203/j.whugis20220456
|
[2] |
魏二虎, 任晓斌, 刘经南, 李连艳, 聂桂根, 李岩林.
利用VLBI观测量对月球天平动参数解算及着陆器定位和测速的改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4): 483-491.
doi: 10.13203/j.whugis20200311
|
[3] |
李斐, 邵先远, 曲春凯, 鄢建国, 郝卫峰, 叶茂, 杨轩, 金炜桐.
利用2006—2015年VLBI数据进行地球定向参数解算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1): 1581-158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65
|
[4] |
魏二虎, 刘文杰, WEI Jianan, 金双根, 刘经南.
VLBI和GPS观测联合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和日长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 66-71,92.
doi: 10.13203/j.whugis20130435
|
[5] |
张良, 吕汉峰, 吴杰.
无先验信息的改进目标函数单历元模糊度正确率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0): 1184-1188.
|
[6] |
魏二虎, 万丽华, 金双根, 刘经南.
联合GNSS和SLR观测对地球自转参数的解算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5): 581-58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213
|
[7] |
魏二虎, 李广文, 畅柳, 曹起.
利用GPS观测数据研究高频地球自转参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818-821.
|
[8] |
张志斌, 王广利, 刘祥, 唐正宏.
中国VLBI网观测地球定向参数能力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911-915.
|
[9] |
魏二虎, 李雪川, 易慧, 刘经南.
利用2008年VLBI观测数据进行EOP参数的解算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88-990.
|
[10] |
巴晓辉, 刘海洋, 陈培, 陈杰.
一种超高灵敏度GPS信号的跟踪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1): 1368-1371.
|
[11] |
戴吾蛟, 丁晓利, 朱建军.
基于载噪比及参数先验信息的抗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8): 834-837.
|
[12] |
魏二虎, 刘经南, 李征航, 施闯.
空间VLBI观测量估计大地测量参数的模拟计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0): 875-878.
|
[13] |
张永军, 张勇.
大重叠度影像的相对定向与前方交会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26-130.
|
[14] |
虞定麒, 金日守.
形变监测网的二类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2): 71-76.
|
[15] |
尹晖, 虞定麒.
机助法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系统(CAMNDS)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2): 29-41.
|
[16] |
赵少荣.
变形监测网的可区分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2): 18-27.
|
[17] |
廖明生.
递归型自适应数字滤波器研究的状态空间法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1): 49-55.
|
[18] |
熊永良.
变形监测网的二类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2): 82-90.
|
[19] |
张正禄, 李晓东.
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的一种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2): 1-9.
|
[20] |
张正禄.
变形监测网的灵敏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105-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