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海滨, 何秀凤.
GPS控制点辅助InSAR相位解缠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5): 630-636.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56
|
[2] |
郑凯, 郭博峰, 张小红.
接收机钟跳对单站GPS测速的影响及改正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3): 304-308, 32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119
|
[3] |
马洋, 欧吉坤, 袁运斌, 霍星亮, 丁文武.
导航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变化估计及对LEO精密定轨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894-900.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26
|
[4] |
李金岭, 张津维.
利用GPS测量监测VLBI天线参考点的仿真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387-1391.
|
[5] |
涂锐, 黄观文, 张勤, 王利.
GPS单频机电离层延迟改正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667-670.
|
[6] |
郑作亚, 卢秀山, 韩晓冬.
基于一类新小波函数基的GPS相位观测值周跳探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639-643.
|
[7] |
刘友文, 姜卫平, 鄂栋臣, 周晓惠.
南极国际GPS联测的海潮位移改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0): 899-901.
|
[8] |
殷海涛, 黄丁发, 熊永良, 王贵文.
GPS信号对流层延迟改正新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454-457.
|
[9] |
党亚民, 程传录, 陈俊勇, 张鹏.
2005珠峰测高GPS测量及其数据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4): 297-300.
|
[10] |
伍岳, 郭金来, 孟央, 孙伟.
GPS多频相位组合观测值的定位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2): 1082-1085.
|
[11] |
伍岳, 孟泱, 王泽民, 徐绍铨.
GPS现代化后电离层折射误差高阶项的三频改正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01-603.
|
[12] |
卢昕, 熊昌仑, 郑建生, 宗战华.
基于DSP技术的GPS接收机天线自适应抗干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54-657.
|
[13] |
曾旭平.
GPS滑坡高程监测的数据处理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3): 201-204.
|
[14] |
孙红星, 闫利, 姜卫平.
高精度GPS差分载波相位多普勒/INS新型全组合解算机载TLS外方位元素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7): 642-645.
|
[15] |
焦文海, 魏子卿, 郭海荣, 符养.
联合GPS基准站和验潮站数据确定海平面绝对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901-904.
|
[16] |
郑祎, 伍吉仓, 王解先, 顾国华.
GPS精密定位中的海潮位移改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05-408,421.
|
[17] |
刘经南, 叶世榕.
GPS非差相位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3): 234-240.
|
[18] |
赵建虎, 刘经南, 张红梅.
顾及非格网数据考虑地形改正的GPS水准高程拟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4): 346-350.
|
[19] |
陈永奇, James Lutes.
单历元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324-328,363.
|
[20] |
施品浩.
GPS接收机天线装置定向标志线及平均相位中心参数的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1): 2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