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军龙, 任金卫, 徐岳仁, 陈长云.
网格DEM剖面方法获取岷江上游层状地貌参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378-1382.
|
[2] |
邓钧忆, 刘衍珩, 王健.
车载自组网可信节点与可信路由分析及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5): 607-609.
|
[3] |
黄宁玉, 张兴.
可信计算平台委托机制的分析与改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5): 599-602.
|
[4] |
石文昌.
操作系统信任基的设计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5): 505-508.
|
[5] |
杜清运, 熊岚, 任福, 胡洪良.
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城市管理网格体系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138-141.
|
[6] |
赵波, 熊泉, 韩碧霞.
SMS4算法在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实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15-1017.
|
[7] |
孟令奎, 张文, FrankZhigangWANG.
基于层次化P2P协议的网格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2): 1233-1236.
|
[8] |
姬晓波, 陈蜀宇, 田东, 王荣斌.
高效可扩展的网格系统动态故障检测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46-1050.
|
[9] |
张兴, 沈昌祥.
一种新的可信平台控制模块设计方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11-1014.
|
[10] |
张焕国, 覃中平, 刘毅, 韩永桥.
一种新的可信平台模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991-994.
|
[11] |
李建, 何永忠, 徐开勇.
基于信任度量的软件下载服务框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62-1066.
|
[12] |
张祖勋.
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W)到数字摄影测量网格(DPGrid)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7): 565-571.
|
[13] |
孟令奎, 吴沉寒, 周新忠.
一种面向角色任务分解的网格三维GIS处理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0): 910-914.
|
[14] |
李德仁, 易华蓉, 江志军.
论网格技术及其与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9): 757-761.
|
[15] |
崔巍, 李德仁.
基于本体与LDAP的空间信息网格资源管理机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49-552.
|
[16] |
于雷易.
GIS网格体系结构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2): 153-156.
|
[17] |
李德仁, 崔巍.
空间信息语义网格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847-851.
|
[18] |
赵波, 刘树波, 唐明, 张焕国.
基于硬件系统的商用密码可信计算实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1030-1033.
|
[19] |
张爱宁.
矢量网格法实现多边形地图叠置的前提论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2): 57-69.
|
[20] |
姜栋, 赵文吉, 王艳慧, 万碧玉.
地理加权回归的城市道路时空运行态势空间网格计算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