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敬海, 杜东升, 李枝军, 王曙光.
一种应用传感器网和实景三维模型的复杂建筑物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5): 630-639.
doi: 10.13203/j.whugis20200462
|
[2] |
李军, 刘举庆, 赵学胜, 黄骞, 孙文彬, 许志华, 王昊.
地理格网模型支持下的轨迹数据管理与分析框架:方法与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5): 640-649.
doi: 10.13203/j.whugis20200459
|
[3] |
吴华意, 成洪权, 郑杰, 祁昆仑, 杨红兵, 李学锡.
RS-ODMS:一种分布式遥感数据在线管理与服务框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2): 1836-1846.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98
|
[4] |
冯欣, 张鹏, 徐亚明, 邹进贵.
一种利用K均值聚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257-1260.
|
[5] |
杨成月, 李清泉, 刘建明.
使用双基站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电网连续灾害追踪与预警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303-306.
|
[6] |
.
使用双基站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电网连续灾害追踪与预警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303-.
|
[7] |
陈静, 向隆刚, 朱欣焰.
分布式异构栅格数据的集成管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094-1096.
|
[8] |
杨晓元, 朱率率, 张薇.
利用密钥策略进行数据分离的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5): 516-519.
|
[9] |
邓少锋, 邓帆, 张文政, 李益发.
两个有效的基于CPK的组群密钥传输协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5): 591-594.
|
[10] |
付小晶, 张国印, 马春光.
异构传感器网络基于身份的认证及密钥协商方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5): 582-586.
|
[11] |
徐卫明, 殷晓冬, 王春瑞.
利用海面传感器网络的协同定位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2): 1415-1418.
|
[12] |
王新胜, 詹永照, 王良民.
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拓扑控制协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42-1045.
|
[13] |
马春光, 耿贵宁, 王慧强, 尚治国.
基于多项式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配方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22-1025.
|
[14] |
路明月, 盛业华, 陈旻, 张桂英.
基于对象管理器的四面体集成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9): 812-816.
|
[15] |
张毅, 王小非, 夏学知, 徐海樵.
移动自组网中基于Mobile Agent的分布式密钥管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9): 821-824.
|
[16] |
喻丹丹, 何炎祥, 涂国庆.
基于市场规则的SIG资源管理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9): 837-840.
|
[17] |
杨元喜.
多源传感器动、静态滤波融合导航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386-388,396.
|
[18] |
吴仲城, 卞亦文, 汪增福.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及其即插即用接口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2): 242-247.
|
[19] |
邵巨良, 王树根, 李德仁.
线阵列卫星传感器定向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4): 329-333.
|
[20] |
李以赫, 文剑光.
重力方向传感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3): 263-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