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伟玺, 杜靖, 李晓明, 胡翰, 许文波, 郭晗, 丁雨淋.
基于栅格填充的直角多边形建筑物轮廓规则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318-324.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71
|
[2] |
王鸿琰, 关雪峰, 吴华意.
一种面向CPU/GPU异构环境的协同并行空间插值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2): 1688-1695.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61
|
[3] |
毕林, 刘晓明, 陈鑫, 朱忠华.
一种基于矿体轮廓线的三维建模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0): 1359-1365.
doi: 10.13203/j.whugis20150405
|
[4] |
广, 马洪超, 张良, 付晶.
顾及地形断裂线的LiDAR点云滤波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4): 474-478.
doi: 10.13203/j.whugis20130579
|
[5] |
郑顺义, 王晓南, 马电.
一种便捷式小型物体三维重建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147-152+158.
|
[6] |
彭代锋, 张永军, 熊小东.
结合LiDAR点云和航空影像的建筑物三维变化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4): 462-468.
doi: 10.13203/j.whugis20130325
|
[7] |
杨树文, 李轶鲲, 刘涛, 姚花琴.
基于SPOT5影像自动提取水体的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3): 308-314.
|
[8] |
安晓亚, 孙群, 杨云, 龚辉.
一种利用主动轮廓模型和矢量数据的遥感影像面状水体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152-1157.
|
[9] |
李坚, 李德仁, 邵振峰.
一种并行计算的流数据Delaunay构网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794-798.
|
[10] |
马洪超, 姚春静, 邬建伟.
利用线特征进行高分辨率影像与LiDAR点云的配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2): 136-140.
|
[11] |
余洁, 穆超, 冯延明, 窦延娟.
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中电力线的提取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1): 1275-1279.
|
[12] |
张永军, 吴磊, 林立文, 赵家平.
基于LiDAR数据和航空影像的水体自动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36-940.
|
[13] |
谭正华, 王李管, 毕林, 陈建宏.
平面连通巷道三维实体分层建模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360-364.
|
[14] |
曾齐红, 毛建华, 李先华, 刘学锋.
建筑物LiDAR点云的屋顶边界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4): 383-386.
|
[15] |
王宗跃, 马洪超, 徐宏根, 邬建伟.
LiDAR点云数据的分布式组织及其并行获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8): 936-939.
|
[16] |
朱庆, 李逢春, 张叶廷.
一种复杂轮廓线的真三维TIN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3): 259-262.
|
[17] |
蒋晶珏, 张祖勋, 明英.
复杂城市环境的机载Lidar点云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402-405.
|
[18] |
郑顺义, 徐刚, 张祖勋, 张虎龙.
旋转体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2): 1047-1050.
|
[19] |
周焰, 李德仁, 徐长勇.
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三角划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2): 227-232.
|
[20] |
何柯璐, 汤伏全, 李振洪.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20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