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开瑀, 姚鑫, 周振凯, 赵小铭, 李凌婧.
结合InSAR与离散元模拟的岩湾山体变形破坏趋势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589-1597.
doi: 10.13203/j.whugis20200474
|
[2] |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李志才.
杂多Mw 5.9级地震断层滑动的InSAR反演及边界元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1): 1678-1686.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68
|
[3] |
李鹏, 高梦瑶, 李振洪, 王厚杰.
阿尔金断裂带宽幅InSAR对流层延迟估计方法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6): 879-88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236
|
[4] |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门源Mw5.9级地震形变InSAR观测及区域断裂带深部几何形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7): 1035-1042.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69
|
[5] |
张庆云, 李永生, 罗毅, 张景发, 杨建钦.
2016年意大利阿马特里切Mw 6.2地震震源机制InSAR反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 118-124.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52
|
[6] |
温扬茂, 冯怡婷.
地震破裂模型约束的中国阿里地震三维形变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9): 1369-1375.
doi: 10.13203/j.whugis20160450
|
[7] |
罗海滨, 何秀凤.
GPS控制点辅助InSAR相位解缠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5): 630-636.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56
|
[8] |
李水平, 王琪, 陈刚, 乔学军, 杨少敏, 何平, 陈超.
尼泊尔Mw 7.9级地震同震垂直位移与断层运动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0): 1489-1496.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57
|
[9] |
于晓歆, 杨红磊, 彭军还.
一种改进的Goldstein InSAR干涉图滤波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051-1054.
|
[10] |
殷硕文, 邵茜.
基于地形匹配的InSAR地形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118-121.
|
[11] |
许才军, 温扬茂.
基于InSAR数据的西藏玛尼Ms7.9级地震的地壳不均匀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8): 846-849.
|
[12] |
靳国旺, 韩晓丁, 贾博, 李豪.
InSAR干涉图的矢量分离式小波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2): 132-135.
|
[13] |
鄢子平, 李振洪.
InSAR大气水汽改正模型的比较应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23-726.
|
[14] |
吴云孙, 李振洪, 刘经南, 许才军.
InSAR观测值大气改正方法的研究进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0): 862-867.
|
[15] |
王健, 向茂生, 李绍恩.
一种基于InSAR相干系数的SAR阴影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2): 1063-1066.
|
[16] |
李振洪, 刘经南, 许才军.
InSAR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72-76.
|
[17] |
许才军, 王华.
InSAR相位解缠算法比较及误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67-71.
|
[18] |
许才军, 王华, 黄劲松.
GPS与INSAR数据融合研究展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58-61,78.
|
[19] |
耿涛, 丁志辉, 谢新, 吕逸飞.
基于载波相位差分的多频多GNSS测速精度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00226
|
[20] |
刘明亮, 安家春, 王泽民, 张保军, 宋翔宇.
BDS-3多频伪距定位性能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0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