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宗春, 郭迎钢, 汤进九, 何华, 司奎, 冯其强, 邓磊, 张冠宇, 王志远.
用三联全站仪法建立高精度三维导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4): 546-554.
doi: 10.13203/j.whugis20190209
|
[2] |
何立新, 孔斌, 杨静.
单目图像内静态物体深度的自动测量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5): 635-641.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56
|
[3] |
欧建良, 鲍峰, 王卫安, 陆娇.
地面移动测量近景影像的建筑物道路特征线段自动分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 60-65.
|
[4] |
张卡, 盛业华, 叶春.
针对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交通标志自动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2): 1448-1453.
|
[5] |
周红进, 许江宁, 马恒, 边少锋.
GPS与全站仪组合测量载体航向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10-513.
|
[6] |
毋河海.
数字曲线拐点的自动确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330-335.
|
[7] |
仲思东, 徐锐, 梅天灿.
基于CCD拼接的细玻璃管直径测量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6): 647-652.
|
[8] |
尤红建, 苏林, 李树楷.
利用机载三维成像仪的DSM数据自动提取建筑物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4): 408-413.
|
[9] |
何平安, 余长明, 杨晋陵, 许忠保.
激光扫平仪在线自动检测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3): 276-278.
|
[10] |
张正禄, 黄全义, 罗年学, 巢佰崇.
全站式地面测量工程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1): 79-82.
|
[11] |
黄文骞.
彩色地图图像的自动分色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3): 219-221.
|
[12] |
艾自兴.
河流自动综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S1): 27-31.
|
[13] |
郑肇葆.
影象遮蔽区的自动搜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4): 71-75.
|
[14] |
李霖.
地图拓扑数据的自动组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4): 46-53.
|
[15] |
陈曼玲, 苏光奎, 李锦祥.
自动监视系统的软件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4): 92-98.
|
[16] |
李锦祥, 苏光奎, 陈曼玲.
自动监视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46-54.
|
[17] |
周慎杰, 潘正风.
竖盘自动归零指标在经纬仪检验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4): 57-62.
|
[18] |
唐务浩.
论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作用的工作模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0, 5(2): 52-64.
|
[19] |
自动立体测绘仪设计小组.
“自动立体测绘仪”设计方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59, 3(2): 66-74.
|
[20] |
刘海清.
重摆式自动补偿水准仪理论设计方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57, 1(0): 8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