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杰, 游雄, 夏青, 张宏军.
基于OOPN的战场地理环境数据组织过程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7): 1027-1034.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13
|
[2] |
潘少明, 赖新果, 种衍文, 李红.
用户访问驱动的空间数据存储组织策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2): 296-301, 309.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19
|
[3] |
朱杰, 游雄, 夏青.
基于任务过程的战场环境对象时空数据组织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1): 1739-1745.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74
|
[4] |
张明达, 乐鹏, 高凡.
组件与服务耦合的地学模型集成方法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106-1112.
doi: 10.13203/j.whugis20160251
|
[5] |
王行风, 汪云甲.
一种顾及拓扑关系的室内三维模型组织和调度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 35-4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98
|
[6] |
陈静, 袁思佳.
三维虚拟地球中移动对象的时空数据组织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3): 384-389.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19
|
[7] |
陈静, 邹成, 黄吴蒙, 刘博洋.
面向虚拟地球的三维气象场可视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2): 1563-1569.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20
|
[8] |
吴晨, 朱庆, 张叶廷, 许伟平, 谢潇, 周艳.
顾及用户体验的三维城市模型自适应组织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1): 1293-1297.
|
[9] |
陈静, 吴思, 谢秉雄.
面向GPU绘制的复杂三维模型可视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106-111.
|
[10] |
杜清运, 虞昌彬, 任福.
利用嵌套金字塔模型进行瓦片地图数据组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5): 564-567.
|
[11] |
周东波, 朱庆, 杜志强, 张叶廷.
粒度与结构统一的多层次三维城市模型数据组织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2): 1406-1409.
|
[12] |
成燕辉, 谢露蓉.
车载导航立交桥的三维数据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2): 1111-1114.
|
[13] |
张剑清, 贺少军, 苏国中.
三维模型重建中影像纹理重组织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15-117.
|
[14] |
王伟, 杜道生, 熊汉江, 钟静.
输电线路三维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组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1): 986-990.
|
[15] |
马荣华, 黄杏元.
GIS认知与数据组织研究初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39-543.
|
[16] |
左小清, 李清泉, 唐炉亮.
公路三维模型建立与数据组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2): 179-183.
|
[17] |
侯恩科, 吴立新.
面向地质建模的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5): 467-472.
|
[18] |
边馥苓, 傅仲良, 胡自锋.
面向目标的栅格矢量一体化三维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4): 294-298.
|
[19] |
龚健雅, 夏宗国.
矢量与栅格集成的三维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1): 7-15.
|
[20] |
舒宁, 林宗坚, 陶闯.
利用SPOT影象提取高程信息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2): 5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