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涛, 张晓辉, 杜萍, 杜清运, 李爱勤, 龚丽芳.
文本大数据中地震应急的知识发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8): 1205-1213.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06
|
[2] |
潘晓, 张翠娟, 吴雷, 闫晓倩.
众源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文本相关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2): 1910-1918.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85
|
[3] |
华一新, 李响, 赵军喜, 王丽娜, 张晶.
一种基于标签云的位置关联文本信息可视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8): 1080-1087.
doi: 10.13203/j.whugis20130794
|
[4] |
黄亮, 朱欣焰, 呙维, 佘冰.
一种线状位置文本描述的估算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4): 481-48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55
|
[5] |
王明, 李清泉, 胡庆武, 周檬.
面向众源开放街道地图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490-1494.
|
[6] |
游炯, 张景雄.
土地覆盖信息尺度转换的判别空间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349-1352.
|
[7] |
尹章才.
Web2.0地图的双向地图信息传递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733-736.
|
[8] |
罗安, 王艳东, 龚健雅.
顾及上下文的空间信息服务组合语义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368-372.
|
[9] |
唐旭日, 陈小荷, 张雪英.
中文文本的地名解析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30-935.
|
[10] |
邓敏, 徐凯, 赵彬彬, 徐锐.
基于结构化空间关系信息的结点层次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13-916.
|
[11] |
孙庆辉, 王家耀, 钟大伟, 李少梅.
空间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344-347.
|
[12] |
李德仁, 彭明军.
城市空间信息规则网格与不规则网格的数据转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95-99.
|
[13] |
李德仁, 崔巍.
空间信息语义网格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847-851.
|
[14] |
江聪世.
基于Web Services和FETTL的城市空间信息共享与交换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2): 105-110.
|
[15] |
周文生, 毛锋, 胡鹏.
Web环境下地理空间数据的开放式表达体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43-47.
|
[16] |
马林兵, 龚健雅.
空间信息自然语言查询接口的研究与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301-305.
|
[17] |
李德仁, 朱欣焰, 龚健雅.
从数字地图到空间信息网格——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理论思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42-650.
|
[18] |
蔡忠亮, 李霖.
普通地图符号的全开放式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3): 259-261,271.
|
[19] |
游涟, 胡鹏.
超文本电子地图集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1): 76-78.
|
[20] |
毋河海.
作为空间信息系统核心的地图数据库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1): 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