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遆鹏, 侯晓彤, 李志林, 代如玉, 陈业滨, 郭仁忠.
基于可视化维度的泛地图表达机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2): 2015-2025.
doi: 10.13203/j.whugis20220490
|
[2] |
张兰, 王光霞, 蒋秉川, 张蓝天, 马麟.
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方法研究综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2): 2113-2122.
doi: 10.13203/j.whugis20220244
|
[3] |
阮舜毅, 康俊锋.
移动增强现实可视化下灾害场景加载的优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9): 1422-1428.
doi: 10.13203/j.whugis20190477
|
[4] |
郭仁忠, 陈业滨, 应申, 闾国年, 李志林.
三元空间下的泛地图可视化维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1): 1603-1610.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73
|
[5] |
李佳田, 李佳, 段平, 余莉.
球面Delaunay三角网的透视投影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116-1119.
|
[6] |
宋莺, 李清泉.
实时交通信息与移动导航电子地图融合表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9): 1108-1111.
|
[7] |
谢超, 陈毓芬, 王英杰, 马惠军.
基于模块化的电子地图自适应设计机制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255-1259.
|
[8] |
谢超, 陈毓芬, 王英杰, 柯希林.
基于参数化模板技术的电子地图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8): 956-960.
|
[9] |
梅洋, 李霖, 贺彪.
基于边界反走样算法的地图可视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59-761.
|
[10] |
杨必胜, 孙丽.
导航电子地图的自适应多尺度表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4): 363-366.
|
[11] |
艾廷华, 梁蕊.
导航电子地图的变比例尺可视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27-130.
|
[12] |
闫超德, 赵仁亮, 陈军, 赵学胜.
基于邻近的移动地图自适应可视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2): 1112-1115.
|
[13] |
任福, 杜清运, 蔡忠亮.
区域电子地图工程设计模式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301-304.
|
[14] |
艾廷华, 朱熀, 王洪.
面向变化监控的动态电子地图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0): 858-861.
|
[15] |
王洪, 艾廷华, 祝国瑞.
电子地图可视化中的自适应策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6): 525-528.
|
[16] |
张祖勋, 苏国中, 郑顺义, 张剑清.
OpenGL成像机理及其与摄影测量方位元素的相关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7): 570-574.
|
[17] |
杜清运, 邬国锋, 蔡忠亮.
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中超媒体结构的语言学机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1): 18-24.
|
[18] |
粟松廷.
单级比例尺电子地图数据库多级表现系统的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58-161.
|
[19] |
李伟生.
矢量电子地图的线目标在线简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2): 146-150.
|
[20] |
游涟, 胡鹏.
超文本电子地图集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1): 7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