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宏楠, 马海涛, 于正兴.
地基SAR技术支持下的滑坡预警预报分析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1): 1697-1706.
doi: 10.13203/j.whugis20200268
|
[2] |
李涌涛, 李建文, 魏绒绒, 师一帅, 张硕, 车通宇.
全球电离层TEC格网时空变化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5): 776-783.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31
|
[3] |
赵丹宁, 高蕊, 雷雨.
利用小波分解改进极移预报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2): 1797-1801.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39
|
[4] |
王笑蕾, 张勤, 张双成.
基于EMD和WD联合算法的GPS水汽时间序列的周期性振荡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4): 620-628.
doi: 10.13203/j.whugis20150596
|
[5] |
王成, 施闯, 段兵兵, 刘晓莉.
利用位置与云计算建立电离层TEC主动式播发平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3): 304-309.
doi: 10.13203/j.whugis20130307
|
[6] |
王泽民, 车国伟, 安家春.
南极威德尔海电离层异常的综合观测及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21-142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70
|
[7] |
王成, 王解先, 段兵兵.
附有国际参考电离层约束的全球电离层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1): 1340-1346.
|
[8] |
姚宜斌, 陈家君, 陈鹏, 孔建.
2003~2006年磁暴期间欧洲区域电离层三维层析及演变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2): 132-136.
doi: 10.13203/j.whugis20120630
|
[9] |
赵莹, 张小红, 安家春.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电离层响应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70-74.
|
[10] |
谢益炳, 陈俊平, 伍吉仓, 胡丛玮.
不同约束条件对电离层电子含量和硬件延迟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7): 799-803.
|
[11] |
唐龙, 张小红.
利用北斗GEO卫星观测数据探测中尺度电离层行波扰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409-1412.
|
[12] |
金涛勇, 胡敏章, 蒋涛, 张守建.
卫星测高资料的电离层延迟改正交叉检验与误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658-661.
|
[13] |
归庆明, 李涛, 衡广辉.
时间序列异常值探测的Bayes方法及其在电离层VTEC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7): 802-806.
|
[14] |
陈鹏, 姚宜斌, 吴寒.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报电离层TEC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267-270.
|
[15] |
刘超, 王坚, 许长辉, 高井祥.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GPS/伪卫星组合基线解算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96-1000.
|
[16] |
赵莹, 张小红.
COSMIC掩星观测数据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644-648.
|
[17] |
章红平, 施闯, 唐卫明.
地基GPS区域电离层多项式模型与硬件延迟统一解算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8): 805-809.
|
[18] |
蔡昌盛, 高井祥, 李征航.
利用GPS监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51-453.
|
[19] |
程鹏飞, 李夕银, 马建平.
两种GPS测定电离层电子密度模型的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24-528.
|
[20] |
邱卫宁, 陈永奇.
香港地区电离层垂向电子含量的变化规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15-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