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新, 林晖, 朱长明, 王劲峰, 李满春, 徐成东, 胡茂桂, 孟斌, 曹春香.
COVID-19疫情早期中国确诊时间的时空特征及动态过程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6): 791-797.
doi: 10.13203/j.whugis20200255
|
[2] |
应申, 徐雅洁, 窦小影, 陈学业, 赵军, 郭晗.
地理位置关联的COVID-19传播时空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6): 798-807.
doi: 10.13203/j.whugis20200241
|
[3] |
徐斌, 张艳.
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区的GIS空间分析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6): 866-874.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95
|
[4] |
刘海燕, 庞小平.
利用GIS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南极考察站选址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249-252+257.
|
[5] |
萧世伦, 方志祥.
从时空GIS视野来定量分析人类行为的思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6): 667-67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127
|
[6] |
许才军, 江国焰, 王浩, 温扬茂.
基于GIS的InSAR结果分析方法及在汶川Mw7.9级地震同震解释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379-383.
|
[7] |
李清泉, 杨必胜, 郑年波.
时空一体化GIS-T数据模型与应用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 1034-1041.
|
[8] |
张晓东, 李德仁, 龚健雅, 秦前清.
遥感影像与GIS分析相结合的变化检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3): 266-269.
|
[9] |
邹逸江, 李德仁, 王任享.
空间数据立方体分析操作原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9): 822-826.
|
[10] |
李德仁, 杨海峰, 赵双明, 史章君.
基于GIS的国民经济动员分析决策系统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4): 283-286.
|
[11] |
张山山.
面向对象的时空概念建模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2): 191-196.
|
[12] |
陈军, 赵仁亮, 乔朝飞.
基于Voronoi图的GIS空间分析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32-37.
|
[13] |
张山山, 杨宗亮.
一种面向GIS的时空索引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1): 51-54.
|
[14] |
陈斐, 杜道生.
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4): 391-396.
|
[15] |
胡鹏, 杨传勇, 胡海, 李圣权.
GIS的基本理论问题——地图代数的空间观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6): 616-621.
|
[16] |
边馥苓, 王喜春, 孟令奎.
面向元功能的GIS分析与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3): 203-207.
|
[17] |
王喜春, 边馥苓, 何勇.
域分析、域模型在GIS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5): 437-442.
|
[18] |
邸凯昌, 李德仁, 李德毅.
Rough集理论及其在GIS属性分析和知识发现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1): 6-10.
|
[19] |
朱庆.
三维动态交互式可视化模型——-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三维表示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24-127.
|
[20] |
姜栋, 赵文吉, 王艳慧, 万碧玉.
地理加权回归的城市道路时空运行态势空间网格计算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