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晨, 许强, 董秀军, 刘小莎, 佘金星.
复杂山区地质灾害机载激光雷达识别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538-1547.
doi: 10.13203/j.whugis20210121
|
[2] |
李兵权, 李永生, 姜文亮, 蔡建伟, 甘俊.
基于地基真实孔径雷达的边坡动态监测研究与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7): 1093-1098.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49
|
[3] |
黄荣刚, 杨必胜, 李健平, 田茂, 梁新美.
利用目标区域拓扑关系图提取建筑物点云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4): 475-481.
doi: 10.13203/j.whugis20160112
|
[4] |
陈驰, 麦晓明, 宋爽, 彭向阳, 徐文学, 王珂.
机载激光点云数据中电力线自动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2): 1600-1605.
doi: 10.13203/j.whugis20130573
|
[5] |
王丽英, 宋伟东.
机载LiDAR点云航带平差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814-817.
|
[6] |
马洪超, 姚春静, 邬建伟.
利用线特征进行高分辨率影像与LiDAR点云的配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2): 136-140.
|
[7] |
胡举, 杨辽, 沈金祥, 吴小波.
一种基于分割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3): 318-321.
|
[8] |
邓少平, 李平湘, 张继贤, 黄国满.
基于乘积模型的极化SAR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0): 1168-1171.
|
[9] |
李小路, 徐立军, 田祥瑞, 王建军.
平台运动误差对机载LiDAR激光脚点分布的影响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1): 1270-1274.
|
[10] |
沈晶, 刘纪平, 林祥国.
用形态学重建方法进行机载LiDAR数据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2): 167-170.
|
[11] |
隋立春, 张熠斌, 张硕, 陈卫.
基于渐进三角网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0): 1159-1163.
|
[12] |
王明华, 张小红, 曾涛, 成晓倩.
机载LiDAR数据滤波预处理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224-227.
|
[13] |
唐菲菲, 刘经南, 张小红, 阮志敏.
基于机载LiDAR数据获取森林地区DTM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4): 459-462.
|
[14] |
刘经南, 许晓东, 张小红, 程世来.
机载激光扫描测高数据分层迭代选权滤波方法及其质量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551-555.
|
[15] |
蒋晶珏, 张祖勋, 明英.
复杂城市环境的机载Lidar点云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402-405.
|
[16] |
徐前祥, 廖明生, 杨建思.
基于距离限制的机载激光数据滤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7): 605-608.
|
[17] |
万幼川, 徐景中, 赖旭东, 张圣望.
基于多分辨率方向预测的LIDAR点云滤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 1011-1015.
|
[18] |
雷伟刚, 童小华, 刘大杰.
基于曲线拟合的线要素综合数据整体处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0): 896-899.
|
[19] |
刘利力, 舒宁, 龚衍, 章志佳.
基于梯度的干涉条纹图圆周期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8): 716-719.
|
[20] |
王新洲, 汤仲安, 陈志辉.
GIS中不规则样条拟合曲线的εm模型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5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