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山洪, 鄢建国, 叶茂, 李斐.
中国VLBI观测网对木星低阶重力场解算的贡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6): 862-869.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85
|
[2] |
田桂娥, 陈晓东, 吴书清, 孙和平, 白磊, 桑鹏, 牛晓伟.
FG5绝对重力仪观测数据的实测重力潮汐改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6): 870-878.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72
|
[3] |
刘子维, 张晓彤, 张锐, 江颖, 韦进, 张坤.
连续重力观测异常模式的多分辨率识别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6): 840-846, 942.
doi: 10.13203/j.whugis20160173
|
[4] |
刘金钊, 王同庆, 陈兆辉, 张品, 朱传东, 张双喜, 王岩.
利用滑动窗口的多项式拟合算法进行重力位场区域-剩余异常分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0): 1478-1482.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27
|
[5] |
郭飞霄, 孙中苗, 翟振和, 肖云.
利用多源重力观测数据反演渤海湾地区构造应力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 136-14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43
|
[6] |
邓文彬, 许闯, 阿力甫·, 努尔买买提.
卫星重力梯度观测数据的时变信号影响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 72-7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61
|
[7] |
许闯, 吴云龙, 罗志才, 刘焱雄, 赵珞成.
基于短时间序列重力观测数据的潮汐改正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176-181+187.
|
[8] |
赵莹, 张小红, 安家春.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电离层响应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70-74.
|
[9] |
许闯, 罗志才, 林旭, 周波阳.
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的自动化预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2): 157-161.
|
[10] |
赵珞成, 罗志才, 刘浩, 李琼.
重力梯度同步观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4): 428-431.
|
[11] |
徐新禹, 李建成, 姜卫平, 邹贤才.
由重力场模型快速计算沿轨重力梯度观测值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226-230.
|
[12] |
罗佳, 宁津生, 施闯, 邹贤才.
卫星跟踪卫星重力观测方程的建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619-622.
|
[13] |
尹晖, SpirosD.Pagiatakis.
最小二乘谱及其在超导重力观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13-616.
|
[14] |
张为民, 王勇, 詹金刚, 郝兴华.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的绝对重力测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3): 227-230.
|
[15] |
徐建桥, 孙和平, 吕纯操, 周江存.
南极地区的重力固体潮观测与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129-132.
|
[16] |
许厚泽, 孙和平.
国际GGP计划和武汉超导重力仪观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18-22.
|
[17] |
朱耀仲.
重力场长周期变化的观测与理论结果比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39-543.
|
[18] |
童恒庆.
使用正交多项式核的密度导数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3): 302-305.
|
[19] |
薄志鹏, 刘国辉.
垂直形变监测中引入重力观测值的可行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3): 207-212,257.
|
[20] |
周忠谟, 晁定波.
四维整体大地测量模型中的重力向量观测方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4): 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