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利, 许豪, 舒宝, 义琛, 田云青.
利用互信息和IPSO-LSTM进行滑坡监测多源数据融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478-1488.
doi: 10.13203/j.whugis20210131
|
[2] |
应申, 陈乃镔, 李威阳, 郭仁忠, 贺彪, 赵志刚, 汪善华.
三维房产群集对象可视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 81-88.
doi: 10.13203/j.whugis20190242
|
[3] |
尹建鹏, 许才军.
利用组合算法反演球体分层模型的断层参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9): 1320-132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80
|
[4] |
王骁, 钱海忠, 刘海龙, 何海威, 陈竞男.
利用道路分类进行道路网层次迭代匹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8): 1072-107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41
|
[5] |
张恒才, 陆锋, 陈洁.
移动对象时空轨迹及社交关系一体化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6): 711-71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125
|
[6] |
何楚, 张宇, 廖紫纤, 廖明生.
基于分层自适应部分模型的遥感图像飞机目标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6): 656-660.
|
[7] |
梁志锋, 凌飞龙, 陈尔学.
全极化SAR数据的最大后验概率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6): 648-651.
|
[8] |
唐利民, 朱建军.
软土路基沉降泊松模型的正则化牛顿迭代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 69-73.
|
[9] |
陶建斌, 舒宁, 沈照庆.
利用互信息改进遥感影像朴素贝叶斯网络分类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228-232.
|
[10] |
薄树奎, 韩新超, 丁琳.
面向对象影像分类中分割参数的选择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5): 514-517.
|
[11] |
刘国英, 茅力非, 王雷光, 秦前清.
基于小波域分层Markov模型的纹理分割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5): 531-534.
|
[12] |
徐宏根, 马洪超, 宋妍, 贾小霞.
顾及上下文信息的混合广义高斯密度模型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9): 959-962.
|
[13] |
刘经南, 许晓东, 张小红, 程世来.
机载激光扫描测高数据分层迭代选权滤波方法及其质量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551-555.
|
[14] |
饶雄, 张景雄, 丁翼星.
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土地覆被分层分类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1): 1166-1169.
|
[15] |
陈云浩, 冯通, 史培军, 王今飞.
基于面向对象和规则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4): 316-320.
|
[16] |
李霖, 王红.
基于形式化本体的基础地理信息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523-526.
|
[17] |
杨宗亮.
对象构件化多层分布式GIS体系结构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2): 149-152.
|
[18] |
边学工, 胡瑞敏, 喻占武, 李德仁.
分布式GIS分层体系结构模型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5): 443-448.
|
[19] |
舒红, 陈军, 杜道生, 樊启斌.
时态对象结构的代数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37-140.
|
[20] |
林森, 刘蓓蓓, 李建文, 刘旭, 秦昆, 郭桂祯.
基于BERT迁移学习模型的地震灾害社交媒体信息分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20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