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星辉, 马海涛, 张杰.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7): 1073-1081.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58
|
[2] |
王乐洋, 许光煜.
加权总体最小二乘平差随机模型的验后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2): 255-261.
doi: 10.13203/j.whugis20140275
|
[3] |
李兰, 陈尔学, 李增元, 冯琦, 赵磊.
极化SAR K-Wishart分类器及其性能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1): 1498-150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49
|
[4] |
刘修国, 黄晓东, 陈启浩, 姜 萍.
归一化法消除全极化SAR影像Freeman分解中的不一致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57-261.
|
[5] |
.
归一化法消除全极化SAR影像Freeman分解中的不一致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57-261.
|
[6] |
石强, 陈凤娥, 梅天灿, 秦前清.
SVM后验概率结合改进多尺度MRF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2): 195-199.
|
[7] |
梁志锋, 凌飞龙, 陈尔学.
全极化SAR数据的最大后验概率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6): 648-651.
|
[8] |
杨杰, 史磊, 李平湘.
基于极化相干最优与极化总功率的Wishart-H/Alpha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22-25.
|
[9] |
王琰, 舒宁, 龚龑.
利用马尔柯夫随机场图模型的变化像斑类别判定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5): 542-545.
|
[10] |
杨英宝, 李艳雯.
基于极化合成理论的SAR目标最优极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51-954.
|
[11] |
陈仁喜, 李鑫慧, 李盛阳.
基于MRF的各向异性图像修复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231-1235.
|
[12] |
余凡, 赵英时.
合成孔径雷达反演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318-321.
|
[13] |
张海剑, 杨文, 邹同元, 孙洪.
基于四分量散射模型的多极化SAR图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 122-125.
|
[14] |
江利明, 廖明生, 张路, 林珲.
顾及空间邻域关系的多时相SAR影像变化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4): 312-315.
|
[15] |
郑宏, 郑肇葆.
基于MRF的航空影像理解的知识获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4): 314-317.
|
[16] |
郑肇葆.
基于MRF参数的纹理识别的线性规划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3): 228-231.
|
[17] |
陈鹰.
新的空间后方交会法及验后权的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3): 61-68.
|
[18] |
顾天襄.
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影象平面加密精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3, 8(2): 71-81.
|
[19] |
李德仁.
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的验后权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2, 7(1): 16-24.
|
[20] |
李德仁.
地面坐标作为带权观测值的空间后方交会与验后权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5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