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哲, 赵超英, 刘晓杰, 李滨.
西藏易贡滑坡演化光学遥感分析与InSAR形变监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569-1578.
doi: 10.13203/j.whugis20210168
|
[2] |
蒲川豪, 许强, 赵宽耀, 蒋亚楠, 刘佳良, 寇平浪.
利用小基线集InSAR技术的延安新区地面抬升监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7): 983-993.
doi: 10.13203/j.whugis20200262
|
[3] |
蔡杰华, 张路, 董杰, 董秀军, 廖明生, 许强.
九寨沟震后滑坡隐患雷达遥感早期识别与形变监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1): 1707-1716.
doi: 10.13203/j.whugis20200263
|
[4] |
肖儒雅, 何秀凤.
时序InSAR水库大坝形变监测应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9): 1334-1341.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27
|
[5] |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门源Mw5.9级地震形变InSAR观测及区域断裂带深部几何形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7): 1035-1042.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69
|
[6] |
许强, 董秀军, 李为乐.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7): 957-966.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88
|
[7] |
李振洪, 宋闯, 余琛, 肖儒雅, 陈立福, 罗慧, 戴可人, 葛大庆, 丁一, 张宇星, 张勤.
卫星雷达遥感在滑坡灾害探测和监测中的应用:挑战与对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7): 967-979.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98
|
[8] |
何永红, 朱建军, 靳鹏伟.
一种使用剪切波变换的干涉图滤波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08-1014.
doi: 10.13203/j.whugis20160236
|
[9] |
徐亚明, 王鹏, 周校, 邢诚.
地基干涉雷达IBIS-S桥梁动态形变监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845-849.
|
[10] |
许才军, 何平, 温扬茂, 张磊.
日本2011 Tohoku-Oki Mw 9.0级地震的同震形变及其滑动分布反演:GPS和InSAR约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2): 1387-1391.
|
[11] |
周文斌, 许文斌, 李志伟, 汪长城.
考虑高程信息的MERIS水汽插值及其在ASAR干涉图大气改正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8): 963-977.
|
[12] |
于晓歆, 杨红磊, 彭军还.
一种改进的Goldstein InSAR干涉图滤波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051-1054.
|
[13] |
吴宏安, 汤益先, 张红, 王超.
基于ALOS/PALSAR轨道参数的干涉平地效应消除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92-96.
|
[14] |
许才军, 王乐洋.
大地测量和地震数据联合反演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进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4): 457-462.
|
[15] |
殷硕文, 邵茜.
基于地形匹配的InSAR地形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118-121.
|
[16] |
靳国旺, 韩晓丁, 贾博, 李豪.
InSAR干涉图的矢量分离式小波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2): 132-135.
|
[17] |
刘利力, 舒宁, 龚衍, 章志佳.
基于梯度的干涉条纹图圆周期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8): 716-719.
|
[18] |
李德仁, 廖明生, 王艳.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664-668.
|
[19] |
蒋福珍.
重力测量在三峡库区形变监测中的作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79-682.
|
[20] |
王任享.
论不同航天摄影测量传感器的摄影测量性能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2): 9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