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段佩祥, 钱海忠, 何海威, 刘闯, 谢丽敏.
一种基于动态多尺度聚类的湖泊选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0): 1567-1574.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16
|
[2] |
唐露露, 张立华, 贾帅东, 李彬彬.
利用缓冲区动态生长模型进行岛屿自动选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2): 1874-1882.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56
|
[3] |
刘坚, 李树林, 陈涛.
基于优化随机森林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85-1091.
doi: 10.13203/j.whugis20160515
|
[4] |
曾兴国, 牟伶俐.
月表空间环境因子动态建模驱动的探测区选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 91-96.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47
|
[5] |
牛继强, 徐丰, 姚高伟, 樊勇, 林昊.
基于粗集的多尺度空间拓扑关系不确定性定量评价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6): 756-761, 781.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04
|
[6] |
徐丰, 牛继强, 李卓凡.
基于粗集的多粒度空间方向关系不确定性定量评价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971-976.
doi: 10.13203/j.whugis20130126
|
[7] |
李雯静, 李少宁, 龙毅, 邱佳.
利用重力模型进行GIS点群选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945-949.
|
[8] |
田晶, 艾廷华.
街道渐进式选取的信息传输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4): 415-418.
|
[9] |
田晶, 郭庆胜, 冯科, 马盟.
基于信息损失的街道渐进式选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362-365.
|
[10] |
潘欣, 张树清, 李晓峰, 刘春悦.
利用α-torrent粗集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0): 1240-1244.
|
[11] |
李雯静, 林志勇, 龙毅.
粗集分类思想在GIS点群综合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9): 896-899.
|
[12] |
郭庆胜, 刘小利, 贾治革.
城市街道注记离散化定位的自动推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2): 152-155.
|
[13] |
胡圣武, 王新洲, 谢玉波, 陶本藻.
于粗集的GIS产品质量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74-77.
|
[14] |
宋鹰, 何宗宜, 粟卫民.
基于Rough集的居民地属性知识约简与结构化选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329-332.
|
[15] |
曹瑜, 胡光道, 杨志峰, 沈珍瑶.
基于GIS有利成矿信息的综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2): 167-176.
|
[16] |
邸凯昌, 李德仁, 李德毅.
Rough集理论及其在GIS属性分析和知识发现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1): 6-10.
|
[17] |
朱庆.
三维动态交互式可视化模型——-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三维表示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24-127.
|
[18] |
毋河海.
自动综合的结构化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3): 277-285.
|
[19] |
黄幼才, 刘文宝.
数字化误差建模中的粗差探测和抗差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2): 151-156.
|
[20] |
李明峰, 於宗俦, 于正林.
动态平差模型下形变与粗差的可区分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1): 5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