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博, 张猛, 王非, 范红超.
VGI数据与地形图数据的自动融合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1): 1708-1714.
doi: 10.13203/j.whugis20180023
|
[2] |
刘纪平, 张建博, 王 勇.
域本体支持的海图和地形图要素语义映射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319-323.
|
[3] |
.
域本体支持的海图和地形图要素语义映射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319-.
|
[4] |
章莉萍, 郭庆胜, 孙艳.
相邻比例尺地形图之间居民地要素匹配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604-607.
|
[5] |
许妙忠.
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的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392-395.
|
[6] |
张保钢, 袁燕岩.
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中地物变化的自动发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40-642.
|
[7] |
张雪松.
一种面向多应用的大比例地形图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2): 144-148.
|
[8] |
蔡忠亮, 杜清运, 毋河海, 邬国锋.
大比例尺地形图交互式综合系统数据库平台的建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3): 289-295,305.
|
[9] |
郭丙轩, 李德仁, 雷震.
基于轮廓形状分析的地形图数字注记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3): 275-278.
|
[10] |
尹贡白.
论我国国家基本地形图设计的改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1): 59-64,71.
|
[11] |
宋松山, 金为铣.
非量测相机摄取小像幅航片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1): 52-56.
|
[12] |
郭庆胜.
地形图自动综合知识库的建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S1): 40-43.
|
[13] |
刘纪平.
地形图图形输出系统GOSTM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1): 1-9.
|
[14] |
费立凡, 郭庆胜.
地形图智能综合系统的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S1): 1-5.
|
[15] |
郭庆胜, 颜辉武.
地形图综合对数字化的需求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S1): 23-26.
|
[16] |
费立凡.
地形图等高线成组综合的试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S1): 6-22.
|
[17] |
黄培之.
绘制透视立体图的一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4): 92-98.
|
[18] |
胡继才.
模糊综合评判及地形图质量的评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114-125.
|
[19] |
肖应华, 甘信铮, 陈秀引, 王明远.
利用数字纠正制作正射影象地形图的试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3, 8(2): 57-70.
|
[20] |
张希胜.
谈谈有关地形图和一览图的制图综合特点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59, 3(4): 6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