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柳景斌, 赵智博, 胡宁松, 黄格格, 龚晓东, 杨盛.
室内高精度定位技术总结与展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7): 997-1008.
doi: 10.13203/j.whugis20220029
|
[2] |
王密, 杨博, 李德仁, 龚健雅, 皮英冬.
资源三号全国无控制整体区域网平差关键技术及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4): 427-433.
doi: 10.13203/j.whugis20160534
|
[3] |
李凯锋, 欧阳永忠, 陆秀平, 徐卫明.
基于PPP技术的海岛礁平面控制测量应用实践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3): 412-416.
|
[4] |
齐珺, 暴景阳, 刘雁春.
利用RTK技术确定海道测量船质心位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9): 1048-1051.
|
[5] |
翟京生.
多波束测量技术与海洋测绘工序的调整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 994-997.
|
[6] |
黄谟涛, 翟国君, 欧阳永忠, 任来平.
海洋磁力测量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7): 603-606.
|
[7] |
张永军, 张勇.
SPOT 5 HRS立体影像无(稀少)控制绝对定位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1): 941-944.
|
[8] |
李德仁, 廖明生, 王艳.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664-668.
|
[9] |
曾衍伟, 龚健雅.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及实现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686-690.
|
[10] |
尚涛, 刘永.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渠道自动控制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368-371,375.
|
[11] |
李清泉, 李必军, 陈静.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5): 387-392.
|
[12] |
冯文灏.
近景摄影测量的控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5): 453-458.
|
[13] |
陈兆玉, 周婕, 贺文(龙夭).
衡水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技术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1): 76-80,91.
|
[14] |
苏义鑫, 张丹红, 胡荣强.
微机与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1): 96-98.
|
[15] |
彭先进.
论测量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3): 89-94.
|
[16] |
彭先进.
工程测量控制网最优化设计的几个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2): 77-92.
|
[17] |
生产劳动科.
一九五八年专业生产总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59, 3(1): 6-11.
|
[18] |
叶雪安.
武汉市城市控制网新旧坐标变换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59, 3(3): 10-17.
|
[19] |
.
鄂西官店口铁矿区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附技术设计说明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59, 3(1): 14-26.
|
[20] |
.
重沼泽地区(北大荒)测量的技术总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58, 2(0): 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