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纪平, 曹元晖, 王勇, 任福, 杜清运.
利用网络泛地图资源评价15 min生活圈医疗服务可达性: 以上海市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2): 2054-2063.
doi: 10.13203/j.whugis20220565
|
[2] |
魏智威, 刘远刚, 许文嘉, 王洋.
利用Snake移位模型构建中心型地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2): 2105-2112.
doi: 10.13203/j.whugis20220553
|
[3] |
刘鹏程, 许小峰, 杨敏.
一种顾及符号完整性的矢量瓦片地图改进方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3): 455-462.
doi: 10.13203/j.whugis20200033
|
[4] |
何列松, 刘海砚, 黄利民, 吴芳华, 魏斌.
利用地图文档模拟的地图编辑事务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4): 561-569.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50
|
[5] |
王成舜, 陈毓芬, 郑束蕾.
顾及眼动数据的网络地图点状符号用户兴趣分析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9): 1429-1437.
doi: 10.13203/j.whugis20160372
|
[6] |
李锐, 沈雨奇, 蒋捷, 刘朝辉, 吴华意.
公共地图服务中访问热点区域的时空规律挖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9): 1408-1415.
doi: 10.13203/j.whugis20160424
|
[7] |
吴华意, 李锐, 周振, 蒋捷, 桂志鹏.
公共地图服务的群体用户访问行为时序特征模型及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0): 1279-1286,1316.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83
|
[8] |
刘爱龙, 杜清运, 张东, 蔡忠亮, 李鹤元.
嵌入式环境下全球尺度瓦片地图数据组织与索引机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4): 516-52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15
|
[9] |
成晓强, 艾廷华, 杨敏.
一种决策驱动的地图综合服务语义增强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5): 561-56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208
|
[10] |
曾兴国, 任福, 杜清运, 唐岭军.
公众参与式地图制图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950-953.
|
[11] |
尹章才.
Web2.0地图的双向地图信息传递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733-736.
|
[12] |
韦胜.
ArcEngine环境下实现瓦片地图的访问与拼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737-740.
|
[13] |
杜清运, 虞昌彬, 任福.
利用嵌套金字塔模型进行瓦片地图数据组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5): 564-567.
|
[14] |
陈能成, 陈泽强, 王伟.
一种基于能力匹配和本体推理的高精度Web地图服务发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2): 1471-1475.
|
[15] |
袁莹, 边馥苓.
RSS技术在地图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728-730.
|
[16] |
尹章才, 李霖, 朱海红, 童雪娟.
基于SVG的地图符号描述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6): 544-547.
|
[17] |
李霖, 苗蕾.
时间动态地图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6): 484-487.
|
[18] |
钟业勋, 李占元.
地图数学定义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2): 132-135.
|
[19] |
何宗宜, 屠龙海.
地图质量评判的数学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3): 221-226.
|
[20] |
张良培, 严晓晶.
地图设色系统中颜色转换模型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1): 9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