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百兴, 李广云, 李佩臻, 易旺民, 杨再华, 杨振.
利用激光干涉测距三维网的加权秩亏自由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222-226+232.
|
[2] |
刘雁春, 李明叁, 黄谟涛.
海洋测线网系统误差调整的秩亏网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33-538.
|
[3] |
袁修孝.
GPS辅助光束法平差中观测值的自动定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15-118.
|
[4] |
张永生.
近景光束法自由网联合平差的实际精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2): 100-108.
|
[5] |
刘丁酉.
秩亏网伪逆平差值的修正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3): 90-100.
|
[6] |
章迈.
红外测距仪参数的监测与亏秩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1): 116-128.
|
[7] |
於宗俦, 于正林.
自由网平差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136-148.
|
[8] |
崔希璋, 刘大杰.
从平差问题的基准看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2): 1-7.
|
[9] |
黄斌夫.
广义权逆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2): 92-105.
|
[10] |
唐炳燮.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FORTRAN程序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3): 69-76.
|
[11] |
贺国宏.
应用正交相似变换法讨论秩亏网平差中的几个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2): 82-91.
|
[12] |
於宗俦, 于正林.
加权广义逆与秩亏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1): 41-55.
|
[13] |
陈永奇.
位移向量的L1范数为最小的监测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4, 9(2): 42-48.
|
[14] |
黄斌夫.
最小权逆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3, 8(1): 64-76.
|
[15] |
陶本藻.
自由网平差的几个理论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3, 8(1): 28-36.
|
[16] |
李德仁.
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的验后权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2, 7(1): 16-24.
|
[17] |
于正林.
自由水准网的动态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72-82.
|
[18] |
吕言, 陈纪椿.
关于用伪观测法作亏秩平差的一点看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83-90.
|
[19] |
刘大杰.
论亏秩自由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6-27.
|
[20] |
陈健.
水准网平差中权的设定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0, 5(2): 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