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百兴, 李广云, 李佩臻, 易旺民, 杨再华, 杨振.
利用激光干涉测距三维网的加权秩亏自由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222-226+232.
|
[2] |
孙海燕.
测量平差函数模型的若干讨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62-64.
|
[3] |
刘雁春, 李明叁, 黄谟涛.
海洋测线网系统误差调整的秩亏网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33-538.
|
[4] |
周忠谟, 晁定波.
论卫星网与地面网在高斯平面坐标系统中的联合平差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4): 65-71.
|
[5] |
张万鹏.
方差分量估计理论及其在边角网平差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1): 9-21.
|
[6] |
吕荣峰.
正交三角分解法及其在光束法平差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3): 105-114.
|
[7] |
刘丁酉.
秩亏网伪逆平差值的修正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3): 90-100.
|
[8] |
吕言.
吉文斯变换及其在序贯最小二乘平差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1): 1-13.
|
[9] |
章迈.
红外测距仪参数的监测与亏秩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1): 116-128.
|
[10] |
於宗俦, 于正林.
自由网平差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136-148.
|
[11] |
陈永奇.
地壳形变分析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37-45.
|
[12] |
崔希璋, 刘大杰.
从平差问题的基准看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2): 1-7.
|
[13] |
於宗俦, 于正林.
加权广义逆与秩亏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1): 41-55.
|
[14] |
丁怀日.
加(位移)权亏秩自由网平差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4, 9(1): 82-93.
|
[15] |
陶本藻.
自由网平差的几个理论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3, 8(1): 28-36.
|
[16] |
李德仁.
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正交附加参数组的建立及各类系统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2): 29-45.
|
[17] |
吕言, 陈纪椿.
关于用伪观测法作亏秩平差的一点看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83-90.
|
[18] |
彭先进.
工程测量控制网最优化设计的几个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2): 77-92.
|
[19] |
刘大杰.
论亏秩自由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6-27.
|
[20] |
陈健.
水准网平差中权的设定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0, 5(2): 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