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双成, 司锦钊, 徐永福, 牛玉芬, 樊茜佑, 朱武, 安鹏, 郭衍辉.
时序InSAR用于安康膨胀土机场稳定性监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519-1528.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23
|
[2] |
朱同同, 史绪国, 周超, 蒋厚军, 张路, 廖明生.
利用2016—2020年Sentinel-1数据监测与分析三峡库区树坪滑坡稳定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560-1568.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47
|
[3] |
党亚民, 王伟, 章传银, 白贵霞, 杨强.
综合GNSS和重力数据定量评价三峡地区地质环境稳定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7): 1052-105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417
|
[4] |
陶贤露, 张小红, 朱锋, 肖佳敏.
一种基于加表零偏稳定性的GNSS/SINS组合导航异常探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78-1084.
doi: 10.13203/j.whugis20160405
|
[5] |
隋心, 施闯, 徐爱功, 郝雨时.
GPS/BDS接收机端系统偏差稳定性对整周模糊度固定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175-182, 187.
doi: 10.13203/j.whugis20160178
|
[6] |
李明哲, 张绍成, 胡友健, 侯威震.
基于高频观测值的不同GNSS卫星钟稳定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0): 1490-1495, 1503.
doi: 10.13203/j.whugis20160537
|
[7] |
王宁, 王宇谱, 李林阳, 翟树峰, 吕志平.
BDS星载原子钟频率稳定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9): 1256-1263.
doi: 10.13203/j.whugis20150806
|
[8] |
钱 闯, 刘 晖, 丁志刚, 郑洪艳.
顾及非构造形变的参考站长期稳定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9): 1259-1265.
doi: 10.13203/j .whu g is20130715
|
[9] |
黄声享, 罗力.
三峡库区滑坡监测基准的稳定性分析及结果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3): 367-372.
doi: 10.13203/j.whugis20120019
|
[10] |
毛悦, 陈建鹏, 戴伟, 贾小林.
星载原子钟稳定性影响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0): 1182-1186.
|
[11] |
李江卫, 刘经南, 肖建华, 王厚之.
CORS系统稳定性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7): 825-829.
|
[12] |
郭海荣, 杨元喜.
导航卫星原子钟时域频率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218-221.
|
[13] |
王涛, 蔡晓斌, 陈晓玲, 吴玮.
基于RS/GIS技术与数值计算的库岸边坡稳定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0): 917-920.
|
[14] |
方国柱, 张正禄, 章传银.
工程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信息量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44-349.
|
[15] |
赵少荣.
变形监测网的可区分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2): 18-27.
|
[16] |
翁兴涛.
小型氦氖激光器结构参数与稳定性、模体积,输出光束参数间的关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2): 72-78.
|
[17] |
徐晖.
平面监测网的动态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1): 1-11.
|
[18] |
湛少锋.
关于部分变元的非常稳定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4): 85-90.
|
[19] |
张正禄.
变形监测网的灵敏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105-113.
|
[20] |
李庆海.
卫星多普勒半短弧法定位解的稳定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4): 3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