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乐阳, 刘瑜, 陈云松, 贺力, 陈晨, 李文雯, 秦昆, 贾涛, 许刚, 王法辉, 王静远, 谢幸, 徐丰力, 徐阳, 苏世亮, 桂志鹏, 游兰, 张明达, 张丰, 张晓祥, 赵博, 赵耀龙, 周钰伦, 黄波, 曹凯.
空间和地理计算与计算社会学的融合路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 1-18.
doi: 10.13203/j.whugis20210619
|
[2] |
李宗春, 郭迎钢, 汤进九, 何华, 司奎, 冯其强, 邓磊, 张冠宇, 王志远.
用三联全站仪法建立高精度三维导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4): 546-554.
doi: 10.13203/j.whugis20190209
|
[3] |
汪昭义, 何晓业, 王巍, 张海艇, 陈义华, 陈佳鑫.
激光跟踪仪的高精度预准直方法和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4): 555-56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43
|
[4] |
李冉, 胡小工, 唐成盼, 周善石, 潘军洋, 刘利, 李晓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混合星座的光压摄动建模和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63-1070.
doi: 10.13203/j.whugis20160380
|
[5] |
聂琳娟, 邱耀东, 申文斌, 张素琴, 张兵兵.
IGRF12和WMM2015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评估及其适用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9): 1229-1235, 1291.
doi: 10.13203/j.whugis20160143
|
[6] |
张胜军, 李建成, 褚永海, 孔祥雪.
基于Cryosat和Jason1GM数据的垂线偏差计算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8): 1012-1017.
doi: 10.13203/j.whugis20130796
|
[7] |
万晓云, 于锦海.
移去恢复法在逆Stokes公式计算中的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77-80.
|
[8] |
郭斐, 张小红, 李星星, 胡权.
GPS系列卫星广播星历轨道和钟的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5): 589-592.
|
[9] |
魏二虎, 刘经南, 严韦.
ASTRON-G卫星定轨精度和地面跟踪效率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11-714.
|
[10] |
郭际明, 汪伟, 巢佰崇.
GPS IF信号的计算机模拟和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5): 472-474.
|
[11] |
阳凡林, 赵建虎, 张红梅, 韩晓冬.
RTK高程和Heave信号的融合及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3): 225-228.
|
[12] |
刘根友, 欧吉坤.
GPS单历元定向和测姿算法及其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732-735.
|
[13] |
王仲锋.
导线网方差分量估计的综合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2): 112-117.
|
[14] |
黄加纳, 吴俊昶.
导线网可靠性分析和粗差探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1): 51-54.
|
[15] |
邱卫根.
虚拟单层密度精度的进一步改善及其快速计算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1): 1-8.
|
[16] |
徐惠民, 徐前徽, 王斌.
BHC-5红外测距仪的设计和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4): 83-91.
|
[17] |
吴俊昶.
相关平差的导线点精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74-86.
|
[18] |
张正禄.
隧道施工地面导线网的合理布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2, 7(1): 7-15.
|
[19] |
尹任祥.
特级导线中天文方位角的配置密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2): 93-107.
|
[20] |
刘路, 郭金运, 周茂盛, 鄢建国, 纪兵, 赵春梅.
GNSS广播星历轨道和钟差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