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柯灝, 赵建虎, 周丰年, 吴敬文, 暴景阳, 赵祥伟, 谢朋朋.
联合大地水准面、海面地形和潮波运动数值模拟的长江口陆海垂直基准转换关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5): 731-737.
doi: 10.13203/j.whugis20200601
|
[2] |
刘经南, 陈冠旭, 赵建虎, 高柯夫, 刘焱雄.
海洋时空基准网的进展与趋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 17-37.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40
|
[3] |
施闯, 魏娜, 李敏, 宋伟伟, 楼益栋, 牛玉娇.
利用北斗系统建立和维持国家大地坐标参考框架的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635-1643.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37
|
[4] |
董文亮, 孙付平, 朱新慧, 刘帅.
统一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3): 358-361.
doi: 10.13203/j.whugis20120627
|
[5] |
邹璇, 姜卫平, 苏利娜, 刘经南.
一种利用动态参考网实现单频接收机精密单点定位的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03-407.
|
[6] |
郭际明, 周命端, 文鸿雁, 刘立龙.
一种新的方差检验模型在GPS网基准点兼容性分析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0): 1168-1172.
|
[7] |
卿芸, 李征航, 王彬.
用多卫星钟来建立自主定轨时的参考时间基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2): 1405-1408.
|
[8] |
闫伟, 欧吉坤, 袁运斌, DagobertoSalazar.
利用广播星历和区域参考网实现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0): 1190-1193.
|
[9] |
曾波, 张彦芬, 姜卫平, 王力.
山西CORS网基准站速度场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2): 1401-1404.
|
[10] |
邹蓉, 刘晖, 魏娜, 李敏.
COMPASS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和维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31-436.
|
[11] |
杨元喜, 张丽萍.
坐标基准维持与动态监测网数据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 967-971.
|
[12] |
赵建虎, 张红梅, JohnEHughesClarke.
局部无缝垂直参考基准面的建立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48-450.
|
[13] |
刘大杰, 冯延明.
动态大地测量的平差基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69-72,109.
|
[14] |
陈武, 胡丛玮, 陈永奇, 丁晓利.
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18-523.
|
[15] |
黄声享, 刘经南.
GPS监测系统基准形变分析与动态随机模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6): 485-490.
|
[16] |
邱卫宁, 王新洲, 陈士银.
我国天文大地网的应变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2): 115-119,133.
|
[17] |
徐晖.
平面监测网的动态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1): 1-11.
|
[18] |
余井泉.
复测水准网动态平差中动态参数的筛选及其形变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1): 71-81.
|
[19] |
桑吉章.
联合平差中大地网定向和尺度系统误差的影响和分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3): 91-101.
|
[20] |
于正林.
自由水准网的动态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7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