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彦军, 王丽娜, 张焕国.
基于结构码的安全数字水印方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70-1072.
|
[2] |
张祖勋.
由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谈信息化测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2): 111-115.
|
[3] |
熊庆文.
面向数字化测绘生产工作流的Web存储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2): 111-115.
|
[4] |
蓝悦明, 陶本藻.
地图数字化位置误差的协方差函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63-66.
|
[5] |
赵丽华, 杨元喜, 张勤.
扫描数字化图质量的应变张量评估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725-727.
|
[6] |
余晓红.
地图数字化数据处理的相关平差与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5): 555-558.
|
[7] |
尚涛, 刘永.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渠道自动控制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368-371,375.
|
[8] |
余晓红, 刘大杰.
地图数字化数据坐标变换的相关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5): 456-461.
|
[9] |
黄加纳, 蓝悦明, 覃文忠.
地图数字化的坐标转换及数据的精度与相关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3): 213-216.
|
[10] |
童小华, 刘大杰.
道路曲线数字化数据的联合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1): 64-69.
|
[11] |
童小华, 史文中, 刘大杰.
GIS中数字化数据误差的分布检验与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1): 79-84.
|
[12] |
张祖勋, 张剑清, 张力.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1): 7-11.
|
[13] |
王之卓.
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的研究方案(讨论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287-293.
|
[14] |
刘大杰, 孟晓林.
直角与直线元素数字化的数据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2): 125-128.
|
[15] |
史文中, 刘文宝.
地图手工数字化对点误差的统计分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1): 55-58.
|
[16] |
黄幼才, 刘文宝.
数字化误差建模中的粗差探测和抗差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2): 151-156.
|
[17] |
刘文宝, 黄幼才.
地图曲线数字化误差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4): 352-358.
|
[18] |
郭庆胜, 颜辉武.
地形图综合对数字化的需求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S1): 23-26.
|
[19] |
陈鹰.
摄影测量和数字图象处理的某些进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4): 76-81.
|
[20] |
刘葆梁, 张元坤, 陈纪椿, 陈兆玉.
DPG型数字测图仪的研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3): 2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