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磊香, 许厚泽, 王勇, 柴华, 孙亚飞, 蔡小波.
静基座捷联惯导解析法对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201-206.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45
|
[2] |
宇伟, 金双根, 高飞, 李雪川.
复杂结构卫星太阳辐射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6): 817-82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60
|
[3] |
李建成, 徐新禹, 赵永奇, 万晓云.
由GOCE引力梯度张量不变量确定卫星重力模型的半解析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 21-26.
doi: 10.13203/j.whugis20150554
|
[4] |
王磊, 翟国君, 黄谟涛, 孟婵媛.
北斗海上无源定位解析求解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635-638.
|
[5] |
张松林, 张正禄, 罗年学.
GPS平面控制网的模拟设计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711-714.
|
[6] |
王新生, 姜友华, 涂超.
遗传算法在城市道路控制点标高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1): 82-85.
|
[7] |
张正禄, 罗年学, 黄全义, 梅文胜.
一种基于可靠性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4): 354-360.
|
[8] |
邓跃进, 张正禄.
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专家系统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05-110.
|
[9] |
孟令奎, 边馥苓, 陈晓宁.
基于GIS的城市雨水管网优化设计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61-365.
|
[10] |
王新生.
线性规划原理在城市道路控制点标高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3): 269-272.
|
[11] |
陈永奇, 邓康伟.
以可区分度量为准则进行变形监测网的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4): 29-33.
|
[12] |
彭先进.
论测量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3): 89-94.
|
[13] |
虞定麒, 金日守.
形变监测网的二类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2): 71-76.
|
[14] |
尹晖, 虞定麒.
机助法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系统(CAMNDS)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2): 29-41.
|
[15] |
赵少荣.
边角网二类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1): 37-48.
|
[16] |
李德仁, 周勇前.
顾及精度与可靠性的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2): 47-54.
|
[17] |
张苏芬.
机助法近景摄影测量网形设计系统SNOD-C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3): 1-10.
|
[18] |
孙海燕.
城市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2): 64-71,56.
|
[19] |
张正禄, 李晓东.
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的一种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2): 1-9.
|
[20] |
航五象片导线测量毕业设计小组.
机械法及图解-解析法象片导线测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60, 4(1): 5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