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眭海刚, 陈光, 胡传文, 宋志娜.
光学遥感影像与GIS数据一体化的水体分割、配准与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9): 1145-115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60
|
[2] |
呙维, 龚健雅, 朱欣焰.
一种基于层次拓扑模型的分布式最短路径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7): 864-868.
|
[3] |
黄丽娜, 郑斌, 吴志华, 费立凡.
道路平面交叉口空间的动态归属及可视化表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4): 426-429.
|
[4] |
杨勇, 李霖, 王红, 朱海红.
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地图制图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3): 261-264.
|
[5] |
汤仲安, 史文中.
矢量GIS平面一般曲线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85-89.
|
[6] |
梅琨, 边馥苓.
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元数据框架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4): 356-359.
|
[7] |
汤仲安, 史文中.
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的概率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736-739.
|
[8] |
胡圣武, 王新洲, 潘正风, 陶本藻.
GIS中的模糊不确定性以及处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417-420.
|
[9] |
赵丽华, 杨元喜, 张勤.
扫描数字化图质量的应变张量评估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725-727.
|
[10] |
汤仲安, 王新洲, 纪现华.
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误差模型建模机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68-972.
|
[11] |
余晓红.
地图数字化数据处理的相关平差与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5): 555-558.
|
[12] |
吕安民, 李成名, 林宗坚, 金逸民.
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分布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3): 301-305.
|
[13] |
胡鹏, 杨传勇, 胡海, 李圣权.
GIS的基本理论问题——地图代数的空间观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6): 616-621.
|
[14] |
童小华, 刘大杰, 彭明华.
地籍宗地面积处理的原理与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2): 105-111.
|
[15] |
童小华, 刘大杰.
道路曲线数字化数据的联合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1): 64-69.
|
[16] |
周世健, 官云兰, 鲁铁定, 臧德彦.
误差分布的解析拟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455-458.
|
[17] |
刘大杰, 刘春.
GIS数字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案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4): 348-352,361.
|
[18] |
朱庆, 李德仁.
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1): 1-4,46.
|
[19] |
刘大杰, 孟晓林.
直角与直线元素数字化的数据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2): 125-128.
|
[20] |
杜清运, 毋河海.
微机地图图形工作站上地图数字化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4): 2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