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顾国华, 王武星.
GPS测得的2018年夏威夷6.9级地震与火山喷发地壳运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8): 1191-1197, 1204.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63
|
[2] |
顾国华, 王武星.
2016年新西兰7.8级大地震GPS观测结果与弹性回跳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673-1680.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86
|
[3] |
周东旭, 周兴华, 张化疑, 王朝阳, 唐秋华.
利用GPS连续观测进行中国沿海验潮站地壳垂直形变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4): 516-52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14
|
[4] |
陈鹏, 陈家君.
2012-04-11苏门答腊地震同震电离层异常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882-886.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16
|
[5] |
丁开华, 许才军, 邹蓉, 胡友健.
利用GPS分析川滇地区活动地块运动与应变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822-827.
|
[6] |
魏二虎, 李广文, 畅柳, 曹起.
利用GPS观测数据研究高频地球自转参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818-821.
|
[7] |
瞿伟, 张勤, 王庆良, 李振洪.
利用GPS观测资料分析山西地堑系现今地壳构造活动特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2): 195-198.
|
[8] |
王利, 张勤, 管建安, 孔令杰.
基于GPS技术的滑坡动态变形监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22-426.
|
[9] |
瞿伟, 张勤, 王庆良, 李振洪.
渭河盆地现今地壳水平形变特征及区域构造活动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7): 830-834.
|
[10] |
刁法启, 熊熊, 李军, 郑勇.
利用GPS观测反演Tokachi-Oki地震(日本)及强余震的同震滑移分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270-273.
|
[11] |
李博峰, 沈云中, 楼立志.
GPS中长基线观测值随机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176-180.
|
[12] |
熊永良, 黄丁发, 徐韶光, 廖华.
长距离动态GPS数据处理方法与汶川地震引起的动态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265-269.
|
[13] |
赵丽华, 杨元喜.
综合地球物理信息与几何观测量的地壳形变分析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9): 1090-1093.
|
[14] |
乔学军, 陈顒, 王琪, 杨少敏.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观测与构造活动模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692-696.
|
[15] |
孟泱, 王泽民, 鄂栋臣.
基于GPS数据的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81-84.
|
[16] |
李军, 王继业, 熊熊, 许厚泽.
东北亚地区GPS观测数据质量检测和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3): 209-212.
|
[17] |
杜瑞林, 乔学军, 杨少敏, 王琪.
长江三峡GPS处理结果和应变背景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9): 768-771.
|
[18] |
吴云, 孙建中, 乔学军, 王辉.
GPS在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监测中的初步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79-82,136.
|
[19] |
许才军, 董立祥, 李志才.
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的GPS及地震矩张量反演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6): 471-475.
|
[20] |
陈永奇, James Lutes.
单历元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324-328,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