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娟, 李维, 张鹏林.
夜间陆地辐射雾的遥感时序数据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8): 1162-1168.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58
|
[2] |
唐丽玉, 杨怡斐, 侯璨, 陈崇成.
利用三维体素遍历和GPU进行辐射度加速计算——以虚拟植物冠层辐射模拟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8): 1256-1263.
doi: 10.13203/j.whugis20160319
|
[3] |
王永前, 施建成, 刘志红, 冯文兰.
利用微波辐射计AMSR-E的京津冀地区大气水汽反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4): 479-486.
doi: 10.13203/j.whugis20130530
|
[4] |
段苗苗, 马盈盈, 龚威, 王伦澈.
利用微波辐射计观测计算云衰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2): 1606-1612.
doi: 10.13203/j.whugis20130820
|
[5] |
亮, 舒宁, 龚龑, 王凯.
一种面向像斑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对辐射校正方法李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4): 401-40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642
|
[6] |
罗庆洲, 王培法, 石玉立, 李先华.
遥感影像邻坡反射辐射计算与分析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5): 541-54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81
|
[7] |
田晶, 张泊宇, 吴荡.
一种矢量道路网辐射模式识别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234-1238.
|
[8] |
罗庆洲, 李先华, 梅安新.
邻坡反射辐射对地物反射率计算的影响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8): 932-935.
|
[9] |
陈尔学, 李增元, 田昕, 凌飞龙.
星载SAR地形辐射校正模型及其效果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322-327.
|
[10] |
付秀丽, 施建成, 郭英, 蒋玲梅.
辐射计观测模拟系统的设计与误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9): 1052-1056.
|
[11] |
李先华, 黄微, 罗庆洲, 刘顺喜.
月球表面遥感图像的地形辐射改正原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197-1201.
|
[12] |
马慧云, 邓敏.
利用区域特征进行云与辐射雾分离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7): 847-850.
|
[13] |
沈强, 鄂栋臣.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南极中山站影像大气校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85-88.
|
[14] |
潘俊, 王密.
多尺度的DMC彩色合成影像辐射再处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9): 800-803.
|
[15] |
马慧云, 李德仁, 刘良明, 梁益同.
基于AVHRR、MODIS和MVRIS数据的辐射雾变化检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297-300.
|
[16] |
关欣, 何友, 衣晓.
一种新的雷达辐射源属性识别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43-645.
|
[17] |
关欣, 何友, 衣晓.
基于D-S推理的灰关联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3): 274-277.
|
[18] |
闫利, 王颖, 徐亚明.
一种改进的MODIS影像BRDF辐射校正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9): 788-790,804.
|
[19] |
王峰, 史文中, 程朋根.
遥感图像纠正误差的局部变形改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425-429.
|
[20] |
胡又林.
多模光纤出射端面光波的远场辐射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2): 9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