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史云飞, 张玲玲, 贺彪, 赵志刚, 张丕亚.
四维宗地建模及其核心操作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6): 892-900.
doi: 10.13203/j.whugis20170169
|
[2] |
周东波, 秦政, 陈言言, 于杰.
通视受限下视锥剖分的移动增强现实注册策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8): 1178-1184.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97
|
[3] |
李靖涵, 武芳, 翟仁健, 巩现勇.
居民地增量更新中拓扑冲突自动检测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3): 408-413.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62
|
[4] |
史云飞, 郭仁忠, 李霖, 张玲玲.
四维地籍的建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3): 322-326.
doi: 10.13203/j.whugis20120732
|
[5] |
王金鑫, 禄丰年, 郭同德, 陈 杰.
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剖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344-348.
|
[6] |
.
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剖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344-.
|
[7] |
李铭, 沈陈华, 朱欣焰, 陈旭.
城乡一体化地籍联动变更规则及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253-1256.
|
[8] |
潘励, 王华.
利用拓扑关系模型自动检测居民地的变化类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301-303.
|
[9] |
邵黎霞, 何宗宜.
基于时空棱镜和活动场所吸引率的目的地选择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6): 481-484.
|
[10] |
林亨贵, 郭仁忠.
三维地籍概念模型的设计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7): 643-645.
|
[11] |
雷起宏, 刘耀林, 尹章才, 何建华.
基于加权图的地籍时空数据描述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7): 640-642.
|
[12] |
徐志红, 申屠海港, 边馥苓.
地籍信息系统中的时空信息管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7): 588-591.
|
[13] |
崔煦, 傅仲良.
基于UML的地籍信息系统开发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1): 105-110,119.
|
[14] |
童小华, 刘大杰, 彭明华.
地籍宗地面积处理的原理与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2): 105-111.
|
[15] |
艾廷华, 郭仁忠.
支持地图综合的面状目标约束Delaunay三角网剖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1): 35-41.
|
[16] |
罗德安, 廖丽琼.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地籍空间数据存储结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6): 516-520.
|
[17] |
陈军, 郭薇.
三维空间实体间拓扑关系的矩阵描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359-363.
|
[18] |
郭薇, 陈军.
基于流形拓扑的三维空间实体形式化描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3): 201-206.
|
[19] |
常征, 陈军, 杜道生.
顾及地块时空特点的地籍数据组织及查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3): 216-221,228.
|
[20] |
李德仁, 袁修孝.
航测在高精度地籍加密点位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3): 44-51.
|